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践行“枫桥经验” 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法庭
来源:吴琼琼 阅读量:10000 2024-01-22 17:12:31

近年来,五河县人民法院小圩法庭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创新,践行“枫桥经验”,结合基层审判工作实际,运用线上调、线下调、联动调“三步调解法”,参与辖区内矛盾纠纷诉源治理,为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一案一群”线上调

2023年以来,小圩法庭受理的案件中,离婚案件占比颇大。在大量的离婚案件当中,有近80%的离婚案件当事人在北上广等地区务工,来回奔波参加诉讼对当事人的生活、工作会产生很大影响,也会加重当事人的经济负担。面对这种形势,小圩法庭创新办案模式,运用现代通讯技术,高效便捷审理案件。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的前提下,通过微信建立“一案一群”,所有的当事人及代理人均进入该微信聊天群,进行证据交换,开展调解等。当事人在群里通过视频语音发表观点,达成一致意见后承办法官将笔录发到群中供当事人确认,经核对无异议后生效,书记员对调解内容及过程制作录音光盘附卷。通过这种方式极大方便了当事人的诉讼,高效化解矛盾。随着案件的不断增多,“一案一群”线上调解从最初适用于离婚案件再到运用于多个当事人因客观原因而无法到庭的案件当中,既减轻了当事人诉累,同时提高了办案效率。

能动便民线下调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成为普遍现象,产生大量留守老人和儿童,“一老一小”问题突出,赡养老人和子女抚养纠纷时有发生。小圩法庭在审理这些赡养和抚养纠纷案件过程中,针对这类案件一方当事人诉讼能力较弱、当事人之间具有血缘关系的特点,承办法官主动走进当事人生活的村庄,了解情况,倾听当事人诉说,直观地感受当事人的想法,拉近与当事人的距离,掌握产生纠纷的根源,找准化解矛盾的切入点,协同村调解组织和其他人员开展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对当事人释法说理,动之以情,打开心结。有的纠纷通过一次上门调解就能化解纠纷,当事人的生活迅速恢复到正常状态;矛盾错综复杂或者是当事人情绪较大的案件,一次解决不了就安排第二次、第三次。不少当事人和当地群众反映,“以前看到的都是法官穿着法袍坐在法庭上审案,没想到今天法官到家里来开庭,真是拉近了群众的距离。”迈出去的是脚步,带回来的是民心,俯下去的是身姿,立起来的是信赖。小圩法庭主动担当作为,避免机械办案,让当事人切实感受到了司法的温度,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和谐统一。庭长张球获评蚌埠市2022年度“十大法治人物”。

多元主体联动调

2023年3月份,小圩法庭受理了一起健康权纠纷案件,原、被告双方因耕地地界问题发生争执和厮打,造成一方受伤而诉至法院。考虑到双方是同村邻居,如果依法判决,可能会导致矛盾进一步激化。承办法官遂与当事人所在村委会联系沟通,在村委会组织现场调解,同时联系当地派出所派员参与,在村委会组织现场调解,共同对当事人进行耐心释法,坚持情理法相结合,成功促使双方达成和解,纠纷得到了妥善解决。2023年1-9月,通过“庭所联动”和“法庭+村委会联动”已成功联调30余件婚姻家庭等纠纷,有效节约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和审判资源,取得“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良好效果,进一步推动了新时代枫桥经验与诉源治理协调共进。(吴琼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