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代表委员面对面】畅谈两会热点 建言“文化强省“
来源:记者 李斐 张青川 阅读量:10000 2024-01-25 12:27:04

听了《政府工作报告》与省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后有何感受?文化强省如何出新、出彩、出圈?1月24日,省两会举行第一场“代表委员面对面”集体访谈,3名来自不同行业的委员谈感受、议发展,畅聊两会关切,为文化强省建设鼓与呼。

谈及《政府工作报告》和省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省政协委员、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曾凡银用了三个“很”。“两份报告站位都很高,内容都很全面,数据很详实,非常接地气,全面客观反映了我省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在他看来,《政府工作报告》用非常朴实的语言、客观的数据全面总结了过去一年取得的来之不易的成绩,政协履职的“有用之言”不断转化为全省发展的“有益之事”,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突破,人民群众获得感越来越充实。《政府工作报告》为2024年安徽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省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为今年工作提出了针对性和指导性都很强的工作建议。

省政协委员、省黄梅戏剧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何云也有同样的看法。她说,报告总结成绩鼓舞人心,描绘蓝图催人奋进,处处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备感温暖,与会代表委员们频频点赞,表示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以新的更大作为,为全省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黄山是安徽旅游一张闪亮的“名片”。省政协委员、黄山市古徽州文化旅游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方颖提及《政府工作报告》中“文旅新消费场景打造”、支持黄山“国际会客厅建设”以及建立全域联动机制,加快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等,让作为黄山文旅工作者的她,感到特别提神、提气、提劲。今后工作中,她表示将紧紧围绕整体目标,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我省将发挥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优势,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加快建设繁荣兴盛的文化强省。

谈到针对文化强省的建议时,曾凡银建议,发挥学术研究力量讲好安徽故事。协调全省研究力量,整合历史文化研究人才和资源,开展有规划、有组织的历史文化研究。加强对历史文化研究人才的培养和支持,优化学科体系布局,以重大课题项目为纽带,扶持一批有地域特色和发展潜力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加强地域文化研究,重点扶持淮河文化、长江文化、徽文化、红色文化等具有安徽标识性的地域文化研究项目,推出一批有重大影响的精品力作,切实为文化强省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为国家一级演员的何云,立足自己的专业领域,建议设立文化公共交通专线和站点。

在她看来,这是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有效路径。黄梅戏、徽剧等地方戏曲是安徽的文化标识和响亮名片,城市公共交通作为群众接触城市的重要途径,也是展示城市文化形象的重要窗口。通过设立文艺院团公共交通专线和站点,增设指示标识、增加信息播报、合作宣传推广等方式,可以让有观演需求的市民和外地游客,多渠道、更便捷地找到院团所在位置,更好满足高质量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充分利用徽文化,整理和完善部分景区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地方志里的人和事,并将整合出的资料制作成主题文化旅游线路,让游客更直观了解文化的发源、大事记、人文历史等。

近年来,国潮热度持续攀升,从《我在故宫修文物》的风靡全网到《唐宫夜宴》火爆出圈,博物馆已经成为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城市出圈的密码、游客旅游的首选地。

方颖认为,我省文化遗产资源富集、传统文化根基深厚,推动全省博物馆创新转型,让文物“热起来、活起来”,从而助力文化强省建设。

她建议推进数字展馆建设,构建安徽文物数字化智库,将文物藏品可视化,打造线上博物馆。同时,结合传统节日、24节气等元素,积极开展展览交流合作,邀请故宫博物院、河南博物院等与安徽博物院、地方博物馆编排联展、互换展等,推出“VR立体博物馆”现场体验项目,打造精品文物展。

在打造特色城市地标上,她也有想法。她建议,推进各级博物馆公共空间转型升级,挑选地方特色文物藏品,以拟人化的形式、联动动漫IP,加大开发文物盲盒等特色文创产品。

针对青少年群体和年轻观众,方颖建议建立文物研学基地,鼓励各级博物馆与高校、中小学校开展合作,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充实丰富研学课程。抓住年轻群体偏好,以新媒体平台为载体,构建宣传矩阵,将元宇宙、概念热潮融入博物馆宣传,全力凸显我省博物馆品牌影响力。(记者 李斐 张青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