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办事真是好,还是要信法呀!辛苦大家了,现在我就安心回家了,明天就置办年货,准备和家人过个团圆年”。随着这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调解完成司法确认手续,南陵县工山镇村民王大哥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近年来,该镇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围绕“法治宣传、法治服务、依法履职”三个方面持续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通过实际行动检验主题教育成效。
法治宣传广泛化,确保受众全覆盖。认真落实“法律九进”、农村“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在“江淮普法行”“12·4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积极组织法治宣讲。发动82名三级网格员、162名四级网格员开展日常巡查、信息报送、政策宣传、群众服务等工作。利用农村集市每月举办“搭台唱戏”的契机,广泛开展《信访工作条例》宣传,发放宣传品和折页,引导群众依法行使权利、理性表达诉求。
法治服务精准化,确保参与全过程。镇党委会定期分析研判初信初访、“零”距离平台、民情摘报、12345热线、镇长热线等各类渠道反映的诉求。凡属涉法涉诉类,必专案专组,由公安、司法、律师、信访办、调解委等力量多方联动介入化解。建立健全矛盾纠纷三级调解机制,即:村民组一级调解。由网格员和村民组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中推选3至5人组成,对村民组的矛盾纠纷进行排查和调解。村委员二级调解。由村党支部书记、村两委、联村民警和一村一法律顾问组成,开展法治宣讲,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镇级三级调解。由镇班子成员、公安、司法、政协委员、人大代表、部门负责人、村党支部书记、人民调解员组成,综治中心牵头负责,畅通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化解矛盾纠纷。
依法履职规范化,确保能力全提升。约600平方米的镇级综治中心,设立“一厅七室”(即群众接待大厅、指挥调度室、分析研判室、矛盾调解室、心理咨询室、法律服务室、反邪教警示教育室、网格化服务管理室),实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综治中心制作业务手册和办事指南,规范工作流程,实现集中办公、统一调度,提升实体运行效能。统筹综治成员单位职能,加强对流动人口、特殊人群、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排查,督促相关工作组、专班全面落实教育、管理、帮教、救治、防控、疏导等工作措施。综治中心在编在岗人员全部取得行政执法资格。2023年,共排查调处矛盾纠纷289件,化解率100%,满意率100%。(朱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