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党建领航统筹全局 司法为民开创新篇
——蚌埠市司法局“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发展成果丰硕
来源:安徽法治报 阅读量:10000 2024-02-05 14:58:09

2023年,蚌埠市司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奋力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和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蚌埠市司法行政系统坚持以党建领航统筹全局,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蚌埠市首创首成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示范市,一系列特色亮点纷呈,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政治引领、凝心铸魂 理论学习常态化制度化

蚌埠市司法局始终坚持“法治为民”,始终坚持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绝对领导,局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开展理论学习研讨,强化“首题必政治”学习制度,并要求局党组理论中心组落实每月一次集体学习制度,2023年共学习12次。

此外,蚌埠市司法局机关党委还积极督促指导所属党支部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机关支部专题学习研讨17次。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一方面,蚌埠司法行政系统大力搞好党员自学,组织党员拿出专门时间坐下来阅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等书目,并通过学习强国、共产党员网、安徽先锋网等平台载体,丰富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蚌埠市司法局积极开展集中学习,制订支部理论学习计划,落实每月不少于1次集中学习的要求。

蚌埠市司法局还以“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接地气、见实效”为理念,组建了“微宣讲”团队13支,累计开展送法进乡村社区活动600余次,法治文化惠民巡演46场次,编发《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与实践专刊》8期,有力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教学、科研、咨政相互转化。

理论学习成果是显著的。2023年,蚌埠市司法行政系统真抓实干,不断加强基层党的作风建设,一切从工作实际出发,让工作形式服务于工作内容,充分尊重基层一线的工作付出,回归到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初心,做了许许多多的实心服务。2023年全市1122个村居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人均法律服务达50小时以上,业务量达2万件。“半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更是聚焦法治为民目标,据蚌埠市司法局统计数据,截至发稿时,以1个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核心,9个县(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轴线,82个乡镇(街道)工作站为网格,1129个工作室为辐射点,“半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初步建成。以8个法援中心、139个法援工作站、949个法援联系点组成法律服务网络,基本实现“半小时法律援助工作圈”目标。除此之外,蚌埠市司法行政系统还深耕维权品牌,积极开展了“法援惠民生”系列活动,保障农民工、残疾人、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合法权益。2023年共办理案件5000余件,接待咨询3400余人次。蚌埠市法律援助中心在全省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优秀集体和优秀工作者表彰中荣获“优秀集体”称号,为全省唯一。

法治政府、法治蚌埠 为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基石

党建和业务工作的融合,不但开启了党建工作的新篇章,也为全市司法行政工作发展提供有力政治保障。随之而来的,便是法治政府建设有行有效。2023年,蚌埠市通过顶层拉动,印发蚌埠市法治建设工作督察问题整改方案,27个问题全部整改,推动市长办公会研究形成“1+9”法治政府建设问题整改清单,“清单+闭环”式解决难点堵点,36个问题全部整改。

此外,蚌埠市还扎实开展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全省首家召开新闻发布会,实行问题线索查改“一表清”,收集问题线索123条并全部整改到位。在综合能力提升方面,蚌埠市举办领导干部法治建设培训班;组织全市401名领导干部进行年度述法,以述法促履职,倒逼法治政府建设责任落实。

同样,在合法性审查方面,蚌埠市的做法也可谓有条有理。值得一提的是,蚌埠市通过出台“一个意见”,编写“一本指引”,搭建“一个平台”,制定“一个方案”,推动全市乡镇(街道)合法性审查覆盖率100%,73家乡镇(街道)明确审查机构,审查材料407件,提出意见建议553条。蚌埠市还通过高效推动程序履行工作,落实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目录事项12件,不断提升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水平和政府依法履职能力。

用心用情、真诚服务 绘就公共法律服务“同心圆”

在党建工作的引领下,蚌埠市司法局以深化和创新为主题,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依法治市统领力进一步强化,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提高,法治宣传教育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公共法律服务水平也进一步提升。2023年,蚌埠市用三个“小时圈”,绘出了公共法律服务的大“同心圆”。首先便是“半小时法律援助工作圈”,一个工作圈筑牢了稳定的底线,蚌埠市目前已基本实现“半小时法律援助工作圈”。

第二是“半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该服务圈拓宽了服务的半径。据统计,仅2023年一年,蚌埠市便发布公共法律服务产品2856件,“半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初步建成。为企成立知识产权公证中心,为民设立全省首家遗嘱中心,落实“放管服”改革政策多元延伸服务减轻举证负担,提供“最多跑一次”“一次都不跑”服务,服务人次2.2万,智慧法律服务向“7×24小时”不打烊全时空服务迈进。

第三便是“一小时涉外法律服务圈”,这一个涉外圈助力企业走出国门、扬帆起航。2023年,蚌埠市通过探索建立“1+N”涉外法律服务新模式,形成覆盖97个国家167个国际城市的全球法律服务网络,为外向型企业提供15大类158个子项的全时段、一小时、一站式、一条龙的全方位法律服务。成立以来,办理涉外公证2460件,企业涉外法律事务50余件,选编经典案例提供专业指导,为蚌埠开放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法律保障。

一支一项、稳步推进 品牌建设提升党建水平

为深入落实安徽省委、蚌埠市委“一改两为五做到”决策部署,围绕“把支部建在一线,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前沿突进”的目标,根据蚌埠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党委关于“大科室制支部”设置试点工作有关要求,蚌埠市司法局结合局领导工作分工,局机关44名在职党员,成立了4个大科室制党支部,同时,在全局开展党建工作“一支一项”特色品牌创建活动,经过前期调研学习、讨论研究、方案申报等过程,形成了有各支部Logo专属设计、深度融合工作、有特色亮点突出的司法行政“一支一项”。

蚌埠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把党建工作‘一支一品’特色品牌建设成增强党性、改进作风、提升素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坚强阵地,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凝聚人心、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为建设高质量高水平司法行政队伍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是我们搞好‘一支一品’的初心。”蚌埠市司法局紧紧围绕司法行政工作,用品牌建设的理念、方法和机制提升党建工作水平,突出行业特点,打造了“法润珠城·司法惠民”党建特色品牌,建立了“党组领导、总支牵头、支部组建、党员带头、全员参与”的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发展工作机制,力争打造“政治素质优、创新能力强、服务水平高、辐射效应好、融合活力足”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切实解决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进一步深度融合的问题,增强司法行政党员干部队伍责任感、创新精神,提升党建工作特色品牌的影响力和生命力,引领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在蚌埠市众信公证处,“一支一项”于此落地生根,特色彰显。该公证处党支部把利企便民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通过强化队伍建设、创新服务举措,凝心聚力打造“三人行·公证法律顾问”党建品牌,使利企便民成为思想共识和工作导向。“你看,我们的‘三人行·公证法律顾问’党建品牌的标志是三个人,寓意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师’!俗话说,三人为众,合为公,‘三人标志’体现了蚌埠市众信公证处以人为本之理念,为民服务之宗旨,公平正义之价值。”公证处党支部书记如是说。

在公证处党支部的“三人行·公证法律顾问”党建品牌中,支部书记作为项目牵头人,其余18名党员分别组成了中国红小分队、司法蓝小分队和便民绿小分队3个小分队,每组6人。将服务指标与绩效考核、评先评优紧密挂钩,充分激发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在业务大厅,还配备了电子屏幕,以便向群众宣传“三人行·公证法律顾问”,同时设置“党员先锋岗”,实行工作日党员轮值制度,营造出了担当作为、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

“三人行·公证法律顾问”开展以来,中国红小分队全年共办理免费遗嘱公证182件,减免公证费近20万元,进社区、企业、干休所、养老院开展公证法律咨询、慰问、志愿服务千余次,运用公证综合性服务化解矛盾,提供公证法律服务70次。司法蓝小分队强化“惠企机制”服务举措,实行容缺受理、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办理、指派专人办理措施,并提供代办领事认证、代办涉外附加证明书等服务,高效满足企业公证需求,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全年为企业服务达400余次。全面开展与基层人民法院的司法辅助事务合作,承担4个基层法院的调解、取证、送达、保全、执行等环节各种类型的司法辅助工作。2023年参与法院调解2840多次,调查取证2725次,参与送达18145次,参与保全20次,参与执行7670多次。便民绿小分队以“容缺受理”“最多跑一次”“远程办理”“贴心办理”等服务措施,通过大数据等服务措施协助当事人查询核实材料万余次,让公证法律服务既有速度又有温度,全年有4000多个家庭因此受益。

法润珠城、普法有我 法治宣传有声有色

1月22日,在蚌埠市司法局机关第四党支部,一场别开生面的普法直播正在进行。据介绍,“一支一项”特色品牌创建活动开展以来,蚌埠市司法局机关第四党支部积极打造了“法润珠城·普法护航”党建特色品牌,通过聚焦发挥法治宣传教育的服务保障作用,深入多个领域,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

“法润珠城·普法护航”党建特色品牌通过开通“蚌埠司法”抖音号,打通了普法最后一公里,“蚌埠司法”抖音号23周上榜法治网舆情中心全国司法行政“抖音影响力排行榜”前20名。此外,还组织开展了“法润珠城 普法有我”普法短视频创作技能竞赛,全市92家目标责任单位共报送148条原创普法短视频。在日常普法工作中,第四党支部还邀请律师、仲裁员、公证员、司法鉴定人等法律工作者,结合自身工作职能开展系列普法抖音直播,为群众提供优质精准的法治宣传教育服务,让法律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据统计,2023年蚌埠司法抖音号共发布短视频1365条,点赞量80.6万,累计浏览量破亿。除此之外,第四党支部还开展了“十大法治人物”评选活动,在全市树立一批有影响力有感染力的法治人物、法治事件,提高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思想认同和行动自觉。2023年12月,蚌埠市委依法治市办、市法宣办、市司法局联合开展了蚌埠市2023年度“十大法治人物”“十大法治事件”评选活动。

蚌埠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蚌埠市司法局通过扎实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七进”,深入贯彻落实“八五”规划,持续开展“法润乡村社区”行动、民法典宣传月、“法润校园·护航成长”、“惠企暖企普法先行”、“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等主题普法活动。组织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3年行动”,夯实法治乡村建设根基。成功创建1个全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2个全省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法治宣传阵地实现村(社区)全覆盖。省司法厅领导多次赴蚌埠市调研,对“八五”普法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四季说廉”、锤炼能力 努力提升干部素质

如何做好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基层的党风廉政建设?2023年,蚌埠市司法局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分析,最终形成了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如何加强新时期司法行政系统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除此外,班子成员每人一个课题,调研课题从党建的角度出发,分别深入基层政法机关单位、乡镇、村居、企业、学校、农家书屋、普法基地等基层一线调研。截至目前,开展实地调研15次,调研过程中发现问题14个,提出工作举措18个,形成调研报告4篇。正是在调研中,蚌埠市司法局班子成员敏锐发现了涉外法律服务的需求,随后,班子成员通过实地考察学习上海浦东新区、静安区自贸区公共法律服务和全球一小时涉外法律服务圈的经验做法,依托党员律师,引入外智落地“全球一小时涉外法律服务圈”蚌埠分中心智慧化服务平台。

在作风建设方面,蚌埠市司法局根据“四季说廉”项目实施方案,充分结合工作职能,鼓励各支部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各项活动。坚持每季度一次警示教育制度,及时学习传达中央、省、市典型案例通报、文件精神,以发生在身边违法违纪典型案件教育党员干部,不断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思想道德底线。蚌埠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马瑞以“纵深推进司法行政领域全面从严治党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政法铁军”为主题上了一堂专题党课;加强廉政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廉政文化活动、创建廉政文化品牌等形式,营造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让廉政文化深入人心,成为司法行政工作人员的自觉行动。

2023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以政治建设为首要,以作风转变为重点,以廉洁自律为底线,以技能竞赛为抓手,提能力、铸铁军,围绕政府系统依法行政业务技能等9个方面在全市广泛开展“教、学、练、战、考”一体化实战实训岗位练兵热潮。在依法行政业务技能竞赛、新闻舆论业务竞赛、司法鉴定业务技能竞赛等5个项目中获得全省三等奖。

夯基固底、筑牢底线 守护安全稳定战线

构建多元调解格局。截至目前,蚌埠市已建成四级规范化全覆盖调解组织1263个、行业性调解组织69个,培育基层品牌调解室近30个,市医调委,禹会区长青乡、固镇县谷阳镇张洪社区调委会等获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全市配备专职调解员1085名,乡街均配备2名以上专职调解员,出台《蚌埠市人民调解工作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对医调、金调、婚调等每年给予不少于25万元专项经费。建成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8个,建成全省首家金融领域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在线调解室,自成立以来共调解1296起纠纷,挽回经济损失6500余万元。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融入全省率先研发的乡镇“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信息平台(信访超市),切实发挥司法所、村居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作用。

增强特群监管能力。“队建制”社区矫正三级执法管理新模式在全省推行,蚌埠市社区矫正工作在第三届长三角一体化社区矫正工作创新论坛上做经验交流,获司法部原副部长刘志强批示。安置帮教上,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加强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实施意见》,重点人员接送率100%。目前,全市9605名安置帮教对象总体平稳可控。

加速信息化建设进程。全市7个县区同步推进“智慧矫正中心”创建工作,确保了蚌埠市社区矫正信息化优势始终处于全省前列;完成了重点人群一体化智慧管理平台二期研发,并投入运行,打通了六类重点人群的最后一个环节,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将创新举措落到实处。

永葆初心、自觉担当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下一步,蚌埠市司法局将以问题为导向,结合蚌埠市司法行政工作实际,以更加自觉的政治担当,抓好党建。蚌埠市司法局还将不断强化理论武装,结合主题教育,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设队伍,充分利用党组理论中心组集体学习和支部“三会一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工作水平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此外,进一步推进落实主体责任,把主体责任清单上的内容分解到人到岗,制定督导、检查、提醒制度,建立责任明确、动态督导、预警提醒的主体责任监督体系。同时,强化督责问责,结合基层党建工作巡查,党风廉政建设专项督查,推动主体责任全覆盖、真落实。

蚌埠市司法局将继续抓紧抓实基层党建,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的要求标准推进机关党建工作。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固本强基抓实支部建设上下功夫。特别是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号召机关党员下沉基层,围绕基层实际困难,扑下身子解决一线工作人员和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从而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齐头并进,各项工作取得扎扎实实成效,为建设现代化幸福蚌埠提供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通讯员 王峰 记者 吕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