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旌德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重心前移、力量下沉,推深做实法官工作室,打通司法服务与基层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推动矛盾就地化解。
常态长效建立工作机制。全县10个镇均设立法官工作室,做到“一镇一法官”。联系法官每月定期赴各镇驻点开展工作,参与帮助调处矛盾纠纷、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等。安排专人负责法官工作室工作,每月统计汇总工作开展情况,并做好督促提醒。自设立法官工作室以来,联系法官平均每年驻点开展工作120余次,协助调解纠纷150余起。
协调联动化解矛盾纠纷。完善法官工作室与乡镇司法所、基层调解组织矛盾纠纷联合化解机制,定期会商研判、共享信息、协商共治,促进简单纠纷就地化解、复杂纠纷多元化解、重大纠纷联调联动,凝聚“法院+基层调解组织”合力,有效推进诉源、执源、信源治理。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培训指导提升调解能力。依托法官工作室对各镇调解员、法律明白人开展培训,提升基层调解组织调解能力水平。针对基层常见的婚姻家庭、邻里关系、人身损害赔偿等纠纷,联系法官到兴隆镇,围绕法律实务,为“娘家人”个性化调解室调解员进行专题培训,筑牢“第一道防线”。
普法宣传推动法治建设。发挥以案说法优势、教育引导作用,选取有警示教育意义的案件,结合实际在村委会或案发地开展巡回审理。针对滥伐林木案件频发问题,在三溪镇古城村巡回审理一起滥伐林木罪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不仅惩戒了破坏森林资源的犯罪行为,更向当地群众普及了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针对物业纠纷问题,在县城状元府小区当庭调结一起物业合同纠纷案件,实现“审理一案、调解一批、治理一片”的良好效果。
自法官工作室成立以来,该县坚持以法官工作室为服务群众、助推基层治理的有力抓手,把“机关大楼里的法官”变成“群众家门口的法官”,将“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转变为“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张仁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