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灵活审执 助企为民实现双赢
来源:安徽法治报 阅读量:10000 2024-02-23 14:54:41

工人拿不到工资,与用工单位发生纠纷;车辆检测公司经营困难,无法及时还贷引纠纷……连日来,省内多家法院针对涉企、民生案件,在审判、执行中贯彻灵活、善意理念,促纠纷高效解决。

2月6日,淮南市八公山区人民法院秉承善意执行、灵活执行理念,顺利执结一起涉企案件,既维护了胜诉方的合法权益,又尽可能减轻被执行企业的经营压力,实现了执行双赢的良好效果。该案件是一起民间借贷纠纷,被执行企业是一个较大的车辆检测公司。由于前几年市场状况一般,经营遇到一些困难,于是通过员工向申请执行人詹某借款50余万元,然而到了约定还款期限之后,该企业并未按期还款,詹某随即提起诉讼,并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法官接到案件后,对案件仔细研判分析,一方面要维护申请人的胜诉权益,另一方面也要考虑被执行企业经营刚刚有所好转,同时还涉及到100多人就业问题。如果贸然采取查封、扣押等强制措施,势必会影响到企业日常经营和员工工资。经过与双方当事人的数轮面谈及现场调查,执行法官发现,被执行企业在未来一年会有两笔租金收入进账,这笔收入不会影响到企业运转又能解决申请人的债务问题。于是执行法官提出,由承租方分两期直接将被执行企业租金打给申请人,申请人、被执行人、承租方对此均表示同意并签订了和解协议。一个看似无解的难题得到圆满化解。

2月初,拿到工资款的村民陈某、刘某来到天长市人民法院秦栏法庭,向干警陈金海与人民调解员曹生芳送上一面锦旗。

1月26日上午,天长市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电子公司)法定代表人来到秦栏法庭,称要起诉工人陈某、刘某,指出两人在微信朋友圈发布公司恶意拖欠工资的不实信息,严重损害了公司名誉。

陈金海拿到起诉材料后,发现这是一起涉及工人工资的纠纷,而且“症结”在于电子公司是否真的拖欠工人工资。为进一步了解案情,陈金海电话联系陈某、刘某了解详情,并引导他们当天来法庭把事情经过讲清楚,争取把矛盾化解在诉前,同时通知了驻庭调解员曹生芳参与纠纷化解。在双方当事人的陈述中,纠纷的起始经过也逐渐清晰起来。原来,陈某与刘某经熟人介绍去电子公司打临时工,约定日结工资,在上了9天班后离职,产生工资款2000余元。面对公司拒绝结算工资,两人便在微信朋友圈对此事进行曝光。

电子公司在干警和调解员的劝解下,认真查看了工人提供的证据,最终认可日结工资的承诺,并足额支付了工资。两名工人在拿到工资后,也承认自己曝光的行为有些冲动,于是向电子公司道歉,删除微信朋友圈该信息,一场纠纷顺利化解。(通讯员 晏桂财 陆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