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前夕,全国人大代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徐晓婵接受了记者采访。“今年我关注的还是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相关问题,希望能进一步推动相关工作。”徐晓婵对记者说。
作为一名医生,2019年7月,徐晓婵和丈夫张建明积极响应全省健康脱贫“百医驻村”行动,来到休宁县璜尖乡徐家村、清溪村担任驻村医生。两年多的时间里,夫妻俩走遍了村里的大小角落,不仅与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情谊,也在走村串户中了解到基层医疗的现状。
带着责任,反映民意。去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徐晓婵在全国人代会上,结合驻村经历,为加强村医队伍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水平,助力乡村振兴建言献策。“去年,我针对调研中发现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薄弱的问题,提出了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相关建议,如保障村医的编制和收入、加强村医的培养培训、建立乡村医生后备人才库等。”徐晓婵说,“一年来,无论从全国还是安徽来看,相关部门已经注意到村医队伍建设的问题,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推动相关工作有了新进展。”
记者注意到,徐晓婵在去年全国人代会上提交的“关于加强乡村医疗建设的建议”,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确定为重点督办建议,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央编办、教育部办理,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督办。当年5月11日,她还受邀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的基层卫生健康工作调研,并参加闽粤赣片区基层卫生健康工作座谈会。
深入调研、努力钻研才能提出更真实、有内容的建议。“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发挥其在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最关键的一环是人才培养和能力提升。”徐晓婵告诉记者,当前,村医队伍配置等问题已初步解决,下一步更重要的是思考如何推动基层医生能力的持续性培养和提升。“建议全面推进全科医生培养等工作,激发全科医生自驱力,引导在岗医生‘终身学习’,培养合格的百姓健康守门人。我也将持续深入调研,了解实情、民意,提出建设性意见。”(安徽日报记者 李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