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以来,六安市委政法委强化“四个紧盯”,高质量、高水平、高层次推进全市政法机关依法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全力按下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快进键”。
紧盯“重商亲商”建机制。深入开展政法机关依法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印发《依法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任务清单》,制定《六安市政法机关集中清理涉企“挂案”实施方案》,排查清理涉企“挂案”54件、涉企重点“查扣冻”案件115件、涉企类涉法涉诉信访事项63件,已全部办结。创新实施营商环境“体验官”制度,印发《六安市“营商环境体验官”工作办法》。累计开展各类法治体验活动127次,推动解决问题72个。探索完善政法机关与各地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合联动工作机制。
紧盯“惠商富商”强保障。全市公安机关开展“一站式”服务,成立“为企服务中心”,涉企容缺受理实现“一次办”,建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113处。全市法院系统加强企业破产处置府院联动机制建设,促进企业优胜劣汰和要素资源高效配置。扎实开展企业司法需求快速响应工作机制,印发《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工作指引》,将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嵌入立案、保全、审理、执行全过程。全市检察系统统筹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通过办理涉案企业合规案件,守护容错激励发展环境,避免“办一个案子、垮一个企业”,增强涉案企业法治意识、底线意识、合规经营意识,增强其内生发展动力,共办理涉案企业合规案件10件,协助异地检察机关开展考察评估2件。
紧盯“护商扶商”严执法。加快推进长三角司法一体化,与绍兴等地建立执行长效协助机制。严格依法慎用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六安中院巧用“活封”解企业发展“死结”。向企业发放《信用修复证明书》,出具信用恢复证明65份,删除失信记录692条,发布助力企业信用修复典型案例6篇。组织开展涉企案件质量评查、执法检查等专项活动22次,评查、检查案件772件,开展涉企案件资产查、扣、冻等强制措施必要性审查1628件,解除查、扣、冻等强制措施财产金额5.41亿元。创新开展71项调研课题,发现79个执法司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73个。
紧盯“留商安商”重服务。在全省率先成立涉企法律问题快速响应中心,成立惠企法律服务志愿团队,招募50名法律服务志愿者结对帮扶100家小微企业,提供免费“政策宣讲+法律指引”“法治体检+法律顾问”入企惠企联系帮扶工作,累计提供各类法律咨询1300余次。落实“企业家约见政法单位负责人”机制,政法机关负责人共会见企业家375人次,解决实际问题44个。从严从快打击侵企犯罪案件,全年共侦办案件254件,审查起诉案件98件,审理判决案件49件,追赃挽损金额694.52万元。常态化推行“法治体检”“送法进万企”系列活动。2023年,全市律师实地走访企业783家,组织培训413场,开展政策宣讲解读519场,撰写法治体检报告283篇,梳理法律风险点936个,提出法律建议1125条,协助企业申请政策支持事项26件。
全市政法机关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法工作的重要论述,持续巩固2023年依法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工作成果,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全省政法机关协同化机制化常态化依法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皋举利剑 六地平安”政法党建品牌为引领,落细落实重商、安商、亲商、暖商、护商举措,为护航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六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通讯员 孙国庆 记者 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