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执行地图让 “老赖”无处遁形
来源:安徽法治报全媒体中心记者 吴文珍 通讯员 孙家训 阅读量:10000 2024-03-27 09:51:03

本网讯(安徽法治报全媒体中心记者 吴文珍 通讯员 孙家训)为有效解决“执行查人找物难”问题,近年来,淮北市相山区人民法院积极发挥破难创新思维,依托大数据技术推进执行信息化建设,通过对执行案件数据库展开大数据分析,逐步探索编制执行地图,集中解决旧案难消化、新案难解决的执行难题。经数日不懈努力,相山区法院执行地图这一执行“利器”近日正式上线。

据悉,执行地图即把执行案件被执行人的位置信息一一标注在电子地图上,并根据辖区内历年执行数据从被执行人姓名、住所地或户籍地、案由、结案方式等多个维度开展大数据分析,精确排查辖区内各乡镇(街道)与各行政村(社区)的被执行人分布情况,最终为执行干警提供集中执行的最优选择。该执行地图由多名执行干警实时录入,并根据案件执行状态对被执行人的详细住址、基本身份信息及相关案件信息动态调整。当前,执行地图已标记216名被执行人位置信息,标记范围扩展至全国十六个省份。

执行地图的出现,旨在协助执行干警对某区块的被执行人展开集中传唤,以有效节约车辆与警力资源,缩短执行路途占用时间。截至目前,在相山区的四个试点区块应用过程中,执行地图已帮助执行干警成功拘传被执行人14名,清理新老案件23件,执行到位金额107万元。

当前,相山区法院正紧锣密鼓地把执行地图试点扩展到乡村行动中。乡村执行地图因道路曲折且众多,村民居住地点杂乱,其“绘制”难度远比城区复杂。为此,相山区法院拟定某行政村为试点区块,派遣专门人员亲赴现场对该村的执行地图进行细化,将被执行人所在位置进一步精确到自然村、街、路等。对于案件其他情况的梳理也同步开展,同样交由专门人员负责,通过系统查询、电话联系、实地走访等方式逐步完善。在此过程中,相山区法院积极与当地基层组织、社会力量展开合作,在集中执行行动前参照城区执行地图应用模式,大规模、高强度地进行宣传,既是教育,也是震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