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公安局经开区分局龙山派出所结合工作实际,构建治安联防、矛盾联调、反诈联宣机制;紧紧围绕“1、3、5分钟”快反圈,处警处置目标,保障社会治安持续稳定,取得突出成效,群众安全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治安联巡联防 快反圈防控新动能
“现在有了‘快反135’,我们的安全感指数噌噌往上涨!”在芜湖市经开区,“快反135”机制建设获得当地企业的一致点赞。龙山派出所面对辖区新形势、新问题,动中接警、就近出警,与所在社区现场联调联动,提高纠纷警情处置“1、3、5分钟”快速反应和就地化解能力。组织辖区社区党员、网格员、楼门长和小区保安从业人员进入治安协理员队伍,以社区为单位,以楼单元为最小作战单位。坚持“屯警街面、动中备勤”, 严格落实芜湖市公安局“1、3、5分钟”快反机制,严密开展“车巡+步巡”,提高街面见警率、管事率。同时,所队巡防力量强化KTV、洗浴足疗、酒店旅馆、学校、医院、商业街等重点区域的巡逻防控力度;加强对危化易燃涉爆企业、学校、医院等重点场所、单位的安全防范指导和检查力度,确保其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全部落实到位、责任到人。融合共治模式形成了以公安民警辅警等专业力量为主体,以治安“红袖标”、江淮义警为补充的巡防体系,确保“大街小巷有人巡、楼院小区有人看,学校单位有人守”。
据了解,龙山派出所针对网络时代的社会生活特点,依托移动微信搭建工作平台,组建了覆盖辖区、拥有数千人的“警民议事厅”群18个、安全防范群5个;推行微信预警信息一键反馈,通过派出所综合指挥室这一“中枢神经”,充分发挥社区警务队的“防范盾牌”、案件办理队的“打击尖刀”作用,实现警力快速反应、精准打击防控、高效开展服务、实时防范宣传融合的倍增效应。
矛盾联调联动 快速化解纠纷新模式
针对各类疑难矛盾纠纷,龙山派出所树立警务前移理念,治安“红袖标”、江淮义警更多发挥吹哨人职能,利用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协助民警开展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排查整治安全隐患以及违法犯罪线索等工作。实施“警民联调”的多元化解模式,聘任老干部、老党员、老司法退休人员,作为人民调解员,通过社区会商、企业协同、多元联调,确保矛盾纠纷“一站受理、即时分流、联合调处”,将公安的法治优势、部门的联合力量与民间声望有机结合,有效提高了化解成功率,将法律服务延伸至“最后一米”。2023年化解矛盾纠纷2276起,调结率99%,没有一起“民转刑”案件发生,牢牢守住安全稳定底线。
芜湖市经开区现有世界500强等规模及以上企业265家,各类单位4800余家。龙山派出所立足辖区实际,强化警企交流平台建设,通过“警官联系包保”企业等机制,着力构建互联互通、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沟通服务新模式,全面搭建警企沟通桥梁。
据介绍,“包保民警”通过“上门服务”“跟踪服务”“微信走访”等形式,实时了解企业需求,排查存在的风险隐患,快速处置涉企警情,有针对性地为企业提供高效法律支持,现在很多企业都形成了有问题直接找包保民警解决的习惯,营造了优质高效的法治营商环境。
反诈联宣联劝 “沉浸式指数级”新思维
去年芜湖市警方反电诈宣传“扫楼”专项行动以来,龙山派出所密切联系实际,同步推进“扫厂”行动。通过法治宣教、反诈案例情景再现、反诈小品创作演绎等,从对电诈被害人“唠叨式”劝阻,向“沉浸式”互动体验转变,让辖区企业管理层及一线操作工更多了解电信网络诈骗新手段、新特点、新规律。
龙山派出所紧扣“预警为先”理念,依托“情指行”一体化实战化运行机制,强化分析研判,精准掌握潜在受害群体,主动推送预警信息。 充分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反诈宣防,组建社区民警、街道干部、江淮义警、治安“红袖标”“四位一体”的劝阻队伍,第一时间精准劝阻、紧急止付。特别是面向容易受骗的老年人群体,派出所加强与辖区银行的协作,结合每月的养老金发放日,民警联合银行工作人员开展反诈宣传。
龙山派出所反诈宣教室,网络电视、空调、沙发和茶几一应俱全,且放有落地展架,情景模拟轻松舒适的宣教环境,让每名步入室内的劝阻对象能够身临其境,做到身体完全放松舒展、身心愉悦,真正缓解甚至消除他们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2023年以来,该所“沉浸式”开展见面劝阻2262人次,受教人数快速增长,反诈影音教学已达到全覆盖,受益人数约10万人。因该所为每一名预警推送对象“因材施教”,实行反诈情景影音教学课程“量身定做”,让反诈呼声变成辖区群众耳熟能详的“360环绕立体声”,“全民反诈”工作格局已逐步建成。(黄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