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安徽法治报全媒体中心记者 徐奥萍)进口货物“船边直提”、 出口货物“抵港直装”……5月10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合肥海关围绕跨境贸易便利化,进一步稳定社会预期、提振外贸发展信心,贴合企业所思所想所盼,积极推进智慧海关建设,不断优化监管流程,提升跨境物流效能提升,全力破解企业通关环节中存在的堵点、难点、痛点。
合肥海关二级巡视员王春晖介绍,今年,我省将深化改革举措,为跨境物流保稳保畅。依托智慧海关建设,推动“联动接卸”“直装直提”和“离港确认”三项改革在安徽省内水运口岸全覆盖,上线“直装直提”业务子系统,进一步提升水运物流辅助系统智能化水平,加快实现“抵港前提前申报,靠泊后船边直提,放行后智能提货”,并将“直装直提”业务拓展至大宗散货和空运模式。一季度应用3项改革通关放行的进出口货物货值分别达到2.39亿元、23.72亿元、0.3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1%、29%、442%。
同时,支持货运枢纽建设,为跨境物流完善功能,全力支持合肥新桥机场打造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持续运用好“7×24”小时预约通关机制,保障进出口空运货物快速通关,一季度合肥新桥机场进出港货机198架次,监管进出口货物1.1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6.5%和94%。支持合肥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实现顺势监管、精准监管和高效监管,推动“铁路快速通关”业务落地,一季度共保障开行班列306标准列,进出口货值4.27亿美元。指导芜宣机场货运通道建设,成功获批临时开放货运功能。
在支持重点产业建设方面,我省将大力支持安徽各口岸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指定监管场地建设。截至目前,全省监管作业场所增至24个,指定监管场地增至10个,为进出境粮食、肉类、水果等农产品提供支撑。支持我省“新三样”扩大出口,研究出台合肥海关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20条工作措施,支持合肥、芜湖、安庆、马鞍山等地港口建设,方便新能源汽车使用滚装、集装箱等运输方式出运,助推安徽绿色产业加速驶向海外市场,一季度,安徽省电动载人汽车出口17.3亿元,同比增长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