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淮南市谢家集区平山司法所通过“三步走”的方式,在淮南五中开展“民法典进校园”普法宣传活动。
科普社会背景强化法治教育必要性。青少年犯罪事件时有发生,而且逐年呈数量上升及低龄化趋势,形势愈发严峻,加强学生群体法治教育必要性、紧迫性已经凸显。法治宣传正是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引导其健康成长、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
法治情境教学促进宣传渗透。活动中,平山司法所司法干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民法典中与未成年人相关的内容。在普及了民法典知识的同时,也让同学们了解民法典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出台的重大意义及亮点,加深了对于民法典的理解。
通过司法干警以案释法、图文解读的形式深入剖析“借用监护人手机充值游戏的行为效力”“校园霸凌的民事责任”等典型案例,为同学们讲解民事行为能力年龄如何界定、人格权受到侵害时如何应用民法典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互动问答潜移默化渗透法治观念。在互动交流过程中,同学们踊跃发言、积极提问,司法干警也对大家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解答,以深入浅出的讲解、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的事例、形式丰富的手段实施渗透式宣传教学,增强吸引力、感染力。现场答对问题的同学还获赠法治礼包一份,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提高法治教育的有效性,起到了良好的普法效果。(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