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看,民警的警服都汗湿了,他们现场给我们解决了纠纷,办事效率高,真是人民的好警察啊!”近日,无为市洪巷镇一名报警求助的当事人,当着围观的乡亲们的面,对民警和警民联调员竖起大拇指。
6月14日下午,无为市公安局洪巷派出所接指挥中心指令:辖区旗杆村场王村民组有群众发生纠纷。民警迅速出警,可是等赶到场王村后,任凭民警怎么拨打报警人的电话,就是没人接听。
无奈之下,民警只好找到报警人家里,可是发现大门紧锁,空无一人。民警分析可能是报警人正在田间劳作,机器的巨大轰鸣声盖过手机铃声,导致报警人未能接听电话。于是,民警在当地群众指引下,徒步在场王村周边地块寻找报警人。经过十多分钟的寻找,终于看到远处的一块水田里,有一台正在工作的拖拉机。民警踩着满是泥浆的田埂,走到报警人跟前,大声地跟他打招呼,他这才发现民警来到现场了。
经了解,报警人王某安与洪某梅两家的秧田紧挨着,王某安驾驶的农用拖拉机在犁田时,来回都得从洪某梅家的水田里经过。当天下午,洪某梅家的田里已经插上半块田的秧苗,如果对方的拖拉机仍然从她家的水田里走,或许会给秧苗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这本是邻里之间经友好协商就能轻易解决的小事,但却因“沟通不畅”,导致洪某梅坚决阻止王某安驾驶的拖拉机经过,王某安只好选择报警。
得悉事情原委后,民警明白这虽是小事一桩,但在群众的眼里却并非小事,况且眼下正是抢收抢种的黄金时节。于是,民警果断将办公室“搬到”湿滑难行的“火热”的田埂上,来来回回地反复观看地形,以寻找拖拉机的最佳通行路线,以及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烈日暴晒下的田埂,气温高达近四十度,强烈的阳光照射得民警几乎睁不开眼,警服也渐渐湿透了。经过近一个小时的释理明法,以及苦口婆心的劝说,洪某梅最终同意民警提出的解决方案,王某安的拖拉机得以顺利走出“围城”。
该起因耕田的拖拉机通行问题而引发的纠纷,被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为当事人节省了宝贵的耕种时间,又促进了邻里和谐,受到当地群众广泛好评。(倪旭生 刘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