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宁国法院:温情执结家事案 助力母女冰释前嫌
来源:王晓 阅读量:10000 2025-04-08 16:51:34

近日,宁国市人民法院成功执结一起因土地征迁款引发的家事纠纷案件,不仅让申请执行人汪奶奶拿到了应得款项,更在执行法官的不懈努力下,弥合了母女间破裂的亲情,展现了司法的力度与温度。

89岁的汪奶奶早年丧夫,此后一直与 “招亲” 在家的大女儿程某琴共同生活。2013年,程某琴名下一处山场被征收,按安置人口计算,汪奶奶本应分得十三万多元征迁款。然而,程某琴却以母亲一直与自己生活为由,私自扣留了这笔款项。二女儿程某珍和小女儿程某兰知晓后,将汪奶奶安置到养老院,并将程某琴诉至宁国市人民法院。法院经审理,依法判决程某琴向汪奶奶给付土地征用补偿款123706元。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申请执行人汪奶奶态度坚决,要求一次性全额执行到位且越快越好。面对反目成仇的母女,执行法官起初认为 “感情牌” 难以奏效。通过网络查控,意外发现程某琴购买了至少十多万的 “分红险”,遂依法冻结了保险现金价值。

在与程某琴约谈时,她称征迁款已用于还债,身无分文,甚至表示愿接受司法拘留。当执行法官出示保险公司冻结通知书,告知将直接扣划保险现金价值时,程某琴态度开始转变。考虑到直接扣划会对当事人预期收益造成较大损失,执行法官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给予程某琴半个月期限,促使其主动履行义务。

2月28日,在执行法官见证下,程某琴凑齐13万元现金交给汪奶奶。但此时,汪奶奶一边数钱一边数落女儿不孝,程某琴也情绪激动地声称今后不再管母亲生养死葬,双方矛盾依旧尖锐。执行法官意识到,单纯的财产分割判决无法修复亲情裂痕,还需更多努力。

卷宗归档当天,执行法官正准备致电程某琴,却接到她主动打来的电话,表示想去养老院看望母亲。约定好探望日期,看到程某琴带着水果和牛奶前往养老院,执行法官看到了母女和好的希望。

在养老院,程某琴一声 “妈” 未得到回应。执行法官主动与汪奶奶拉起家常,耐心释法、说理、言情,充当 “和事佬”,逐渐安抚住老人情绪。最终,母女俩放下防备,解开了心结。

从执行立案到执行完毕,该案用时不到一个月。后续执行法官的回访与关怀,更让当事人切实感受到司法温度。宁国市法院表示,将继续深入推进家事执行延伸机制,把执行回访作为基层善治的种子,让司法为每一个家庭的和睦与团圆保驾护航,让司法之光点亮人们的回家之路。 (王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