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春游江淮请您来】游花戏楼体味亳州历史文化底蕴
来源:记者 张青川 阅读量:10000 2025-04-23 12:44:56

本网讯(记者 张青川)2025年4月13日,记者随“春游江淮请您来”采访团来到亳州花戏楼,感受具有亳州特色的人文历史体验游,领略古代亳州人的智慧和才情,体味亳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当天下午天气晴好,春日阳光下,颇具古意的花戏楼显得熠熠生辉。同行的导游介绍,花戏楼原名大关帝庙,亦称山陕会馆。由于戏楼的砖雕、木雕、彩绘多以地方戏曲折子戏为主要内容,所以俗称花戏楼。花戏楼始建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由山西商人王璧、陕西商人朱孔领发起筹建,康熙十五年建成,乾隆五年重建,乾隆三十一年建新大殿等,1979年全面落架维修,2008年实施维护修缮,2010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花戏楼有“三绝”:第一绝,大关帝庙山门前耸立的一对铁旗杆,直插云霄,旗杆高16余米,重两万四千斤。这是清代铸铁双旗杆,龙鳞纹路清晰可见,顶端凤凰展翅,风起时铃铛轻响,瞬间穿越;第二绝,山门上镶嵌的立体水磨砖雕,共雕人物115人,禽鸟33只,走兽67只,立体砖雕的人物和动物栩栩如生,阳光下每一寸都是故事;第三绝,与山门紧紧相连的戏台上镶满大杨木透雕,共刻有十八出三国戏文题材的木雕作品,包含六百多个人物。木雕彩绘已斑驳,但鎏金雀替依然闪耀,想象当年徽商云集,台上唱尽悲欢离合。

导游介绍,花戏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历经几百年的风雨沧桑,至今仍保留着古朴的风貌。这是一座集艺术、文化、历史于一体的建筑,一座令人心旷神怡的园林,也是亳州市的骄傲和象征。戏楼的木雕、石雕、砖雕等艺术作品栩栩如生,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展现了古代戏曲艺术的繁荣。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古代戏曲文化的魅力,领略到古人的艺术才华。沿着蜿蜒的小路前行,你会看到一座座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这些建筑风格各异,有的古朴典雅,有的华丽壮观,每一座都充满了故事。

C:\Users\ahfzrb\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3f1618233abd272e1d735ff15afcbf7.jpg


C:\Users\ahfzrb\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6f45b4fd109da2c06e5746f55edddd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