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记者 周莹莹)4月26日,正值第 25 个世界知识产权日,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测试(阜阳)分中心主办,上海锦天城(合肥)律师事务所协办的“知识产权护航种业创新”专题研讨会在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大楼召开。
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李成在致辞中指出,一个好品种的形成,离不开育种家原始创新的“育”和贯彻良法善治的“护”,必须构建“技术研发 + 法律保护”双轮驱动机制,让创新成果既能“长出来”又能“守得住”。
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植物新品种测试处处长张秀杰作《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和DUS测试现状》专题报告。她指出:全国统一测试数据库的建立为品种审定提供科学支撑。
省农业农村厅种业处二级调研员陈剑华在解读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EDV)时强调,企业必须加大原始创新投入,避免陷入“低端模仿”陷阱。
上海锦天城(合肥)律师事务所党总支书记王宏表示,律所一直坚持回应种业、农业领域的法律需求,所内设有知识产权专委会,持续为种业创新保护提供法律服务,律师作为法律人,会继续坚持以知识产权为犁,深耕种业创新沃土。
研讨会上,法律专家针对种业合作中的法律风险提出警示。上海锦天城(合肥)律师事务所王怀庆律师、程远龙律师、赵红律师,北京凯耀律师事务所奎海玉律师,通过以案释法,提示涉农企业注意在品种合作、维权、商标标识等方面的风险与挑战。来自多家农业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就实践中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疑难复杂问题,与协会、商会、科研高校、律所的代表们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会人员均表示“干货满满”,受益匪浅。
活动现场,上海锦天城(合肥)律师事务所发布了《农业知识产权优秀案例集》(第一期),这本案例集收录了16个典型案例,总结了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宝贵经验,供与会人员交流学习。
“知识产权是乡村振兴的‘金钥匙’,种业创新是农业未来的‘芯片’。”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测试(阜阳)分中心常务副主任甘斌杰在总结时强调,要推动科技与法律深度融合,共绘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美画卷。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种业创新与法治保障搭建了交流平台。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持续加大,我省正以创新为笔、以法治为墨,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种业振兴新篇章,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安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