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延伸检察“触角” 基层治理见实效
——旌德县检察院探索法治力量赋能社会治理现代化新路径
来源:通讯员 孙勤勤 记者 陆慧敏 梅觉明 阅读量:10000 2025-05-09 15:28:36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基层治理是重要基石。旌德县人民检察院在县委政法委的精心指导下,立足法律监督职能,主动将检察工作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局,通过深耕主责主业、创新履职模式、强化源头治理,探索出一条“检察赋能、法治护航”的基层治理新路径,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深耕主责主业:以法治之力筑牢基层治理根基

旌德县检察院始终将维护基层安全稳定作为首要任务,对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刑事犯罪保持高压态势。2024年,办理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等暴力犯罪案件12件,打击“黄赌毒”、寻衅滋事等恶性犯罪13件,惩治非法经营、强迫交易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9件,形成有力震慑。同时,深化监检衔接,依法办理职务犯罪案件4件,为反腐败斗争贡献检察力量。

针对群众关切的民事行政争议,检察院坚持“监督+服务”双轨并行。全年办理民事支持起诉案件28件,帮助农民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依法维权;发出民事行政检察建议25份,推动解决执行难、行政不作为等问题。特别是在道路交通安全、环境保护等领域,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督促行政机关整改,实现“办理一案、规范一片”的效果。

公益诉讼成为基层治理的“助推器”。旌德县检察院联合县总工会、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在劳动权益保护、地理标志品牌维护等方面建立协作机制;开展文物保护专项监督,制作《山野行记》系列视频传播徽文化,吸引40余万次观看。全年制发公益诉讼检察建议70份,涵盖生态环境、国有财产保护等领域,推动解决固体废弃物清运2000余吨等民生问题。

精细检察履职:以民生为本提升治理温度

旌德县检察院聚焦农民工、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权益保障,开展“检察蓝”根治欠薪专项行动,支持28起农民工讨薪案件,追回欠薪近百万元。通过“支持起诉+检察和解”模式,促成17件案件息诉罢访。针对困难群众,发放司法救助金35.5万元,化解因案致贫风险。同时,推动无障碍设施建设公益诉讼,让特殊群体共享法治温暖。

未成年人保护是基层治理的“希望工程”。2024年,检察院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6件,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对2名被害人开展心理疏导并发放救助金。针对旅馆、医疗机构未履行强制报告制度等问题,制发检察建议2份,并牵头召开联席会议完善社会保护体系。创新普法形式,策划“旌待花开”栏目,制作未成年人版《如愿》宣传视频,全年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70余次,覆盖全县中小学,惠及1.47万名学生。

为优化营商环境,检察院落实“企业家约见检察长”制度,深入企业提供法务指导7次,通过96309服务热线解决民企诉求。依托12309检察服务平台,高效处理群众来访30件,实现“7日回复、3月办结”两个100%。开展送法进社区、进乡村活动12次,以典型案例引导群众依法维权,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社会氛围。

坚持源头治理:以多元共治构建和谐基石

旌德县检察院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情节轻微、社会危害小的初犯、偶犯依法从宽处理,全年不批捕16人、不起诉24人,促成刑事和解4件。对174人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促使嫌疑人悔罪认罚,实现“以严维稳”与“以宽促和”的平衡。

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检察院联合省市县三级力量,成功化解3起长达10年的信访积案。通过领导包案、带案下访,全年妥善处理群众来访及上级交办案件30件,做到“案结事了人和”。同时,建立行刑反向衔接机制,受理案件20件,提出检察意见10份,推动轻罪治理现代化。

检察院将普法宣传作为源头治理的重要抓手。检察长、检察官担任全县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实现法治教育全覆盖;深入乡村、社区开展“以案释法”活动,用办案故事引导群众依法维权。其中通过新媒体平台传播最高检《九部检察官给孩子的安全提示》系列内容,累计互动量超2万次,让法治意识深入人心。

旌德县检察院以“小院大作为”的担当,将检察职能延伸至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通过打击犯罪、保障权益、化解矛盾、普及法治,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未来,该院将继续以新时代法治思想为引领,以更高质效的检察履职,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书写“检护民生、法润人心”的崭新篇章。(通讯员 孙勤勤 记者 陆慧敏 梅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