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夜间法庭”亮起司法“便民灯”
来源:通讯员 陈冉 记者 吴文珍 阅读量:10000 2025-05-28 19:08:29

本网讯(通讯员 陈冉 记者 吴文珍)日前,淮南市大通区人民法院孔店法庭的审判团队合力完成了一场特殊的调解,干警们用“如我在诉”的情怀与坚守,打破时空障碍,为案件当事人谋便利、化难题。

2020年,被告许某作为某饮料的经销商,陆续与钱某等四人产生多次经济往来。直到2024年,许某因诸多原因经营不善,开始拖欠钱某等四人的商品及款项。四名权利人催讨无果后,诉至法院。

孔店法庭接到案件后,并未找到许某有效的联系方式,便向许某户籍所在的村委会网格员寻求帮助,辗转联系上了许某。许某称其在某外省的工厂工作,只有午休的30分钟才有时间接打电话,其对于欠款的事实未予否认,但表示家中经济艰难,外面债台高筑,现在正在努力工作还款。后干警们轮流放弃午休时间与许某联系,但许某的电话也一直未能接通,短信更是少有回复,案件就此陷入僵局。干警将许某窘迫的境况转述给钱某等四人,四名权利人均表示愿意调解,并同意许某分期偿还欠款。

直到开庭前一天,干警才收到了许某对于调解方案的回复,许某告知近期午休时间也难有空闲,无法接打电话。午饭期间,饭桌上的干警们再次热火朝天讨论起调解该如何推进。“要不这样吧,我今天晚上加班,一旦联系上许某,我就用线上平台和几位当事人沟通调解。”一名干警主动提出可以配合许某时间开展调解工作,另一名干警紧随其后表示愿意一起加班协助。放下碗筷,干警们便开始了“云上法庭”的预约、操作指导等工作。

夜幕降临后,干警们顺利与徐某取得联系。在干警的悉心引导下,徐某进入了线上调解平台。最终,历经两个小时的释法说理,在多方配合下,双方当事人均达成一致意见,为这起案件画上了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