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仇鹤丹)5月30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去年以来,我省坚持就业优先导向,深入实施“家门口”就业行动,务实推进创业安徽建设,多措并举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取得积极成效,就业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就业结构稳中趋优、重点人群就业稳中向好。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厅长王炜介绍,2024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75.95万人,同比增长5.17%。今年1-4月份,全省城镇新增就业28.72万人,同比增长1.51%。就业人口向城镇和二三产业集聚,2024年全省就业人员3171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数占比同比提高0.97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比提高1.11个百分点。组织开展“招才引智高校行”等活动1900余场次,促进意向来皖留皖就业超23万人。全省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规模达2062.5万人,脱贫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就业194.8万人,退捕渔民转产就业率动态保持100%,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下一步,我省将强化底线思维,积极应对外部冲击,加快落实就业政策,全力做好稳就业工作,确保全省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持续挖潜扩容就业空间。强化产业创业就业“三业”联动,探索建立就业影响评估机制,不断完善稳就业政策工具箱。深化“就业‘长’在产业上”的共识,加力实施就业岗位挖潜扩容计划,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消费新热点打造、重点工程项目实施、基本民生服务提供等重点领域,多措并举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优化就业结构,全年挖潜扩容就业岗位110万个以上。
打造创业安徽升级版。结合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行动,加快推进创业城市建设,研究制定《关于健全创业支持体系打造创业安徽升级版若干政策》,健全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创业孵化、创业活动等“四位一体”支持体系,推出高效办成个人创业“一件事”,开展“源来好创业”资源对接服务等系列活动,打造活力充盈的创业安徽。持续办好《创业在安徽》节目,唱响创业安徽“故事汇”。
突出保障重点群体就业。坚持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强化招聘对接、就业指导和创业服务保障,稳定政策性岗位规模,常态化举办“招才引智高校行”等系列活动,加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等失业青年实名制帮扶工作。拓展外出务工和就近就业渠道,打造“皖字号”劳务品牌,促进农民工就业增收,稳定脱贫人口务工就业规模。实施好重点人群就业民生实事,加强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兜住兜准兜牢困难群体的就业底线。
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着眼加快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着力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谋划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以“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为引领,深入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行动,扎实推进技能强企,建设“半小时技能培训圈”,上线“电子培训地图”,打造一批职业技能培训品牌。聚焦数字经济、现代制造、“一老一小”、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协同行业主管部门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就业推荐+等级评价”项目化培训模式,全力提升职业技能培训质效。
提升就业公共服务质效。以实施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服务提升项目为引领,建立健全就业创业赋能服务体系,积极拓展“三公里”就业圈服务功能,规范化建设零工市场和零工驿站,推动就业公共服务下沉基层。大力推广“就在江淮”直播带岗品牌,组织开展就业服务系列活动。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权益保障,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更好保障劳动者的就业权益,用心写好“家门口”就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