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张青川)2025年5月30日,记者随“江淮环保世纪行”采访团来到位于庐江县城东南的黄陂湖,这是省级重要湿地,也是巢湖支流西河上游的重要水源地。记者在这里了解到,黄陂湖近年来启动生态修复工程,“退渔、退建、退耕还湖”35000余亩,治理环湖岸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黄陂湖流域面积达到59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为27.41平方公里,有6条支流入湖。” 庐江县黄陂湖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任欢表示,根据史料记载,上世纪50年代初,湖区水域面积达48.1平方公里,1958年沿湖周边开始围湖造田,围湖及城镇规划面积约21平方公里;1990年湖区陆续围垦养殖,围垦面积约23.78平方公里,至上世纪90年代末,未被围垦水域面积仅3.63平方公里,湖区调蓄洪水和水环境改善功能严重萎缩。
记者了解到,黄陂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作为环巢湖地区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子项目之一。2017年投资10.99亿元开始实施,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退养环湖、环湖岸线治理、圩堤改造及县河治理工程等。截至2022年底,施工1-4标段所有建设内容已全部完成,包括“三退还湖”35000余亩,涉及30家规模水产品养殖企业:房屋拆迁229户,拆迁面积2.78万m2。黄陂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为合肥市兆河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工程子项目之一,于2023年实施,工程总投资29078.72万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湖区基底改造、植被生境恢复、动物培育湿地科普宣教、湿地管护及实施效果生态本底调查共6个子项治理面积24.23km2。 这些持续开展的治理和保护工作,进一步发挥黄陂湖重要调蓄洪、巢湖流域重要湖泊湿地、江淮丘圩重要候鸟家园和守护引江济淮水质的作用。
“黄陂湖非常美,‘庐江八景’之一的‘黄陂夏莲’就是我们黄陂湖夏天盛开的野莲花。”任欢介绍,目前黄陂湖的生物物种十分丰富,每逢南迁,东方白鹳、白鹤、天鹅、大雁、反嘴鹬、花脸鸭等二十余种珍稀候鸟都会嬉戏于黄陂湖面。全球极危物种“鸟类大熊猫”——青头潜鸭,在黄陂湖繁殖出窝,数量已达200余只。青头潜鸭等珍稀鸟类在黄陂湖“安家落户”,繁衍生息,也是黄陂湖生境质量提升的有力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