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民盟安徽省委员会、省司法厅联合在白湖监狱管理分局(以下简称“白湖监狱”)开展“向阳而生——黄丝带帮教在行动”暨主题开放日活动,通过文艺汇演、法律护航、医疗巡诊等多元形式,为罪犯点亮心灯,铺就新生之路。这场持续十余年的帮教行动,如同穿透高墙的光束,照亮罪犯的改造征程。
文艺汇演的“精神滋养”
上午9时,主会场黄姑监区文体广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文艺汇演拉开帷幕。
开场舞蹈《领航》由白湖监狱民警职工呈现,欢快的舞步、舒展的身姿,传递着“乘风破浪,扬帆远航”的豪情;戏曲表演环节,民盟艺术家带来的经典选段韵味十足,水袖翻转间,传递的是传统文化的魅力;黄姑监区罪犯表演的乐队伴奏歌伴舞《六尺巷》,则以耳熟能详的故事诠释着宽容与和解的真谛。
民盟安徽省委员会、省司法厅工作人员将用黄丝带捆扎的“法治文化包”送到罪犯手中。“法治文化包”内,宪法、民法典等法律书籍与《平凡的世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励志读物整齐摆放,传递出助力罪犯重塑法治观念、汲取精神力量的希冀。
高墙内外的“双向奔赴”
感人的莫过于亲情帮教环节。10名罪犯与其亲属在舞台中央相对而立,黄丝带在他们手中轻轻晃动。“妈,儿子不孝……”罪犯陈某刚开口,便哽咽着说不下去,站在对面的母亲早已泪流满面。亲情帮教不仅让罪犯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更坚定了他们共同助力改造的信心。
与此同时,滨西监区分会场的国学专家讲座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国学专家以“弟子规与立身为人”为题,将“孝、悌、谨、信”的传统美德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引导罪犯反思过往,重塑价值观。“‘父母呼,应勿缓’,以前总觉得父母唠叨,现在才明白这是最深的爱。”罪犯张某在笔记中写道。
当主会场的文化帮教暖意融融时,梅山监区分会场“法律护航”活动同步开展。两名社会律师与白湖监狱两名公职律师组成专业团队,现场为罪犯答疑解惑。
在沐集监区分会场,由4名医疗专家组成的巡诊团队为罪犯提供全面的健康诊疗服务。现场秩序井然,专家们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细致地为病犯检查诊断,耐心解答咨询。
十余年帮教的“蝶变之路”
“黄丝带帮教”活动开展十多年来,从最初的送书进监、送岗进监,到如今的“线上法律服务”、非遗文化进监区,帮教形式不断创新,成效日益显著。截至2025年6月,白湖监狱已开展各类帮教活动百余次,帮助众多罪犯迈向新生路。
2014年,省司法厅与民盟安徽省委员会联合组织开展了“黄丝带”帮教行动,白湖监狱第一时间行动,万余名罪犯接受帮教,感受阳光洗礼。此外,白湖监狱主动对接“黄丝带”帮教行动“十百千万”项目,即在监所举办十场就业推介会、挂牌建立一百个“黄丝带”帮教基地和举办一百场专家巡回演讲、走访一千名特殊人员家庭、开展一万人次志愿者服务。
帮教过程中,白湖监狱始终坚持“教育人、感化人、挽救人”的宗旨,构建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家庭支持”的立体化帮教体系,通过与地方司法局、高校、企业等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常态开展“四百四进”(百场法治讲座、百场技能培训、百场心理辅导、百场文艺演出进监区)活动,形成具有白湖特色的帮教品牌。
“新时代的帮教工作,既要传递法治温度,更要搭建回归桥梁。” 省司法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白湖监狱将深化“黄丝带帮教”品牌建设,拓展“非遗技艺培训”“就业创业指导”等特色项目,推动帮教工作与社会治理创新深度融合。(尹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