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太和县赵集乡草寺村上演了一出“现代版六尺巷”故事——持续近十年的宅基地纠纷在村干部与“和大嫂”的调解下圆满落幕,曾经剑拔弩张的邻里重归于好。
据了解,村民王某其与王金某系邻居,因宅基地界限模糊,自2015年起便产生纠纷。双方互不相让,不仅将道路侵占栽上树木,几年前,因宅基地边界争执引发肢体冲突。原本宽敞的道路被树木蚕食,严重影响村民的通行。
为化解这起积怨已久的矛盾纠纷,草寺村“和大嫂”与村“两委”干部联合调解,多次深入现场实地勘察,走访知情人。调解过程中,以“六尺巷”典故为切入点,用“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礼让精神引导双方换位思考。通过讲述清代张英家族以退让化解邻里争端的历史佳话,让当事人深刻认识到“和为贵”的道理。
调解从情理法融合,既耐心倾听双方诉求,又调阅原宅基地档案、走访邻居了解情况。经过多次协商,最终确定了清晰的宅基地界限。在村干部与“和大嫂”的见证下,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各自退让,留出一条宽约3米的道路。丈量现场,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承诺今后互帮互助,共同维护邻里和谐。这场纠纷的圆满解决,不仅恢复了大家道路通行,更让“谦和礼让”的六尺巷精神在新时代乡村焕发新生机,为基层矛盾调解提供了生动范例。(李梅 记者 聂学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