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枫桥经验”薪火传 法治温情润基层
来源:周里 夏文博 阅读量:10000 2025-06-20 17:10:39

编者按:人民法庭处于司法为民最前沿、化解矛盾第一线,这里每天都要处理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小事”,就是这一件件“小事”构成一幅幅生动的法治画卷。为充分展现全市法院人民法庭风采,宿州中院推出“宿说枫桥·人民法庭巡礼”专栏,邀您共同检阅人民法庭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工作成效。

“睢阳古道,十里一铺,东二铺、东三铺……”宿州市埇桥区朱仙庄镇历史悠久,有着五里一屯十里一铺的驿站传说。如今朱仙庄法庭就坐落在朱仙庄镇,下辖朱仙庄镇、大店镇、循环经济园区三个行政单位。朱仙庄镇是煤矿重镇,随着城市发展较快,辖区内案件不断增加,争议标的额较大,案情复杂,加大了案件的处理难度。

近年来,朱仙庄法庭积极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法庭在基层治理中的桥梁作用,主动排查矛盾,推动纠纷化解在诉前,做到从源头化解矛盾,整合司法、行政、调解组织、群众力量,构建多元共治的解纷网络,提供高效、便捷、温情的司法服务,深刻践行司法为民的核心理念,得到了辖区群众的广泛认可。

诉讼联调 探索家事审判新模式

在审判工作中,朱仙庄法庭主动加强与乡镇妇联、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基层组织的联系,充分利用人民调解组织遍布乡镇、网络健全,调解员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对于当前家事纠纷呈现主体多元化、案情复杂化、诉求多样化,朱仙庄法庭推行诉讼联调。在化解家庭矛盾纠纷时,积极引入当事人所在村的调解员、妇女干部参与调解,充分发挥基层调解员熟悉民情的优势,运用基层组织的力量努力化解人民群众的矛盾,努力把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出镇。

朱仙庄法庭通过在家事案件程序中设置前置调解机制,选派有丰富经验的老法官作为专业化调解员,通过心理疏导、婚姻冷静期以及家事回访等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家事审判的愈合功能,从而达到“修复”一个家庭关系,减少相关案件发生的效果。

自2022年以来,朱仙庄法庭共处理各类案件共1791件,其中民诉前调的案件369件,占总案件的20.6%,民诉前调案件成功率达85.6%。

执行联动 让依法执行更有温度

1.jpg

▲2025年1月24日,法庭法官冒雨驱车前往淮北市,将23000元车祸赔偿款送到申请执行人手中。

朱仙庄法庭积极探索建立乡镇派出所、司法所执行联动机制和基层组织协助执行网络,在受理案件时,就根据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材料和被告关联案件线索,做出等级不同的风险提示,并做好风险提示的书面笔录,最大程度地避免判决生效后当事人拿不到钱而引起涉诉信访。在审理过程中,发现被告财产时依法及时采取保全措施,以保证判决生效后原告的权利能够得到充分的实现。

申请执行人王某为雇主打工时不慎从树上掉下摔伤造成二级致残,经和雇主多次交涉赔偿费无果后遂将雇主告上法院。案件经法院审理进入执行程序后,承办法官数次奔波,找寻雇主,释明法律,促使其按照执行和解协议如期履约。2022年4月,案款到位后,干警们驱车登门来到大店镇双庙村,将10万元执行款送到申请执行人王某家中。

服务便民 切实保障当事人权益

2.jpg

▲在田间地头,法庭干警向当事人送达法律文书。

为便于服务基层,充分发挥派出法庭“桥头堡”的作用,朱仙庄法庭专门设置了诉讼服务窗口,推出村级服务中心,提供代收立案材料、手机微信预约立案、上门立案等便民程序,为当事人提供了便捷的立案途径。同时,朱仙庄法庭以要素式起诉状为基础,充分发挥要素式起诉状的优势,让立案当事人对于起诉状的填写更加简单和直观,有效地保障了当事人权益。

为方便基层群众提供证据,法庭还专门设立电子证据录入平台,当事人拿着证据材料立案时候,直接将原始材料扫描到办案网络平台,既简化了群众的立案手续,又为当事人节约了诉讼成本。随着乡镇群众手机微信的使用逐渐普及,法庭根据服务对象年龄的层次不同,针对能够熟练使用微信的当事人及时通过法庭的微信平台收取当事人的立案材料,既方便了当事人,也提高了法庭的工作效率。

在这里,法官用脚步丈量着乡村的公平;在这里,调解员用话语熨帖着人心的褶皱;在这里,司法的温度融化了矛盾的坚冰,乡村和谐的画卷逐步绘就。“枫桥经验”历久弥新,法治初心始终如一。下一步,朱仙庄法庭将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源头治理为根基,让矛盾纠纷化解在田间地头,把优质司法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为辖区内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积极的贡献。(周里 夏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