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被执行人行踪线索请立即拨打 0558-8623110,执行干警随时出警!”太和县这个印在法院宣传材料上、张贴在社区公告栏、滚动于抖音短视频中的报警电话,已成为当地破解执行难的一把利剑。2019 年 8 月以来,太和县人民法院创新打造 “执行 110” 应急处突机制,通过专业化团队建设、数字化联动协作、全媒体舆论震慑等系统性改革,构建起 “即时响应、高效处置”的现代执行体系。
24 小时在线的执行铁军——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出击
今年 1 月 8 日凌晨,太和法院 “执行 110” 指挥中心电话骤然响起,申请人王某紧急报警:“法官,我在城关镇细阳南路发现欠债不还的朱某某。” 值班法官迅速调取案卷,5 分钟内,由 1 名执行法官、2 名法警和 1 名驾驶员组成的处警小组疾驰而出,将正准备躲藏的朱某某当场控制。因拒不履行 20 余万元还款义务,朱某某被依法拘留 15 日。在司法威慑下,其家属最终筹款偿清债务,这起困扰王某多年的 “骨头案”得以圆满解决。
据介绍,这样的高效处置,得益于太和法院精心锻造的 “执行铁军”。该院打破传统执行团队条块分割的弊端,组建 35 人的专业化“执行110”队伍,创新“1+2+1”动态编组机制 ——1 名执行法官统筹研判、2 名司法警察快速控制、1 名专职驾驶员保障机动,形成“警执一体、人车联动”的作战单元。数据显示,2025 年 1-4 月,这支队伍累计接警 998 次,拘传 215 人,拘留 63 人,扣押车辆 5 辆,执行到位金额同比提升 37%。
被誉为 “太和模式” 的执行改革具体表现是 “过去执行干警‘等案上门’,现在是‘闻警即动’”。该团队实行三班倒 24 小时值守制度,配套开发智能调度系统,实现日间精准协调与夜间快速处置的无缝衔接。为提高实战能力,每月开展模拟控制、车辆追踪、舆情应对等专项训练,确保每名干警都能在复杂场景中规范执法。
抖音上的执行剧场——百万粉丝背后的司法威慑
“奥斯卡欠她一个最佳女主角奖。”2025 年 3 月,太和法院抖音号发布的执行视频引发热议。画面中,被执行人赵某见到法官后突然瘫坐在地,声称“突发疾病”,却被执法记录仪全程拍下其健步如飞的对比镜头。这条播放量破百万的短视频,最终让赵某主动到法院结清欠款,网友戏称 “演技再好也逃不过执行直播”。
这正是太和法院创新普法宣传的缩影。该院敏锐把握新媒体传播规律,将官方抖音号打造为 “执行威慑新阵地”:一方面对凌晨抓捕、异地扣车等行动进行直播,让网友直击执行现场;另一方面精心制作系列短视频,用真实案例普及法律。账号运营 6 年来粉丝达 142.8 万,获赞超 1872 万,连续四年入选中央政法委“四个一百”优秀政法新媒体。
太和法院执行部门认为,曝光是最有力的失信惩戒。通过抖音后台数据分析,涉执视频的本地用户触达率达 92%,每条曝光后均有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该院发布的“深夜擒老赖”直播,曾吸引 80 万网友围观,促成 9 起案件当场和解。这种“执行一案、教育一片”的传播模式,既压缩了失信者的生存空间,也增强了群众对执行工作的理解支持。
大数据织就天罗地网——联动机制提升执行质效
单打独斗已成历史,现在执行必须依靠科技联动。太和法院主动对接公安、交通、银行等 12 家单位,将车辆轨迹追踪、资金流水分析等智能系统接入执行指挥平台,构建起“法院主导、多部门协同”的立体查控网。2025 年以来,通过联动机制精准定位被执行人 148 人次,使一批涉及执行的信访积案彻底化解。通过建立 “接警 - 定位 - 处置” 快速反应链条,“执行 110” 有效破解 “查人找物难” 等执行梗阻,显著提升执行质效,在维护司法权威、兑现胜诉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站在运行五周年的节点回望,太和 “执行 110” 已形成可复制的经验样本:通过集约化管理解决资源碎片化问题,借助数字化手段突破时空限制,利用社会化曝光强化信用惩戒。但其创新步伐并未停歇,2025 年推出的“出警三同步”工作法,即同步掌握案情、同步了解诉求、同步评估风险,进一步缩短了平均处警时间。
夜幕降临,太和法院指挥中心的电子屏依然闪烁。这里的每一次警笛呼啸,都是对公平正义的坚定守护;每一个执行故事的背后,都诠释着 “司法为民”的深刻内涵。(通讯员 王皖秀 范婷婷 记者 聂学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