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不知找谁办、到哪办、往返跑”,为“进一扇门、办一揽子事”,这是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给群众带来的全新体验。
6 月 18 日,金寨县白塔畈镇综治中心改造完成并进驻办公,150 平方米的服务大厅功能齐全,聚焦群众诉求“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发挥着基层治理“枢纽站”的作用,以立体化、网格化的服务模式重塑基层矛盾化解与平安建设生态。
一站式“解忧超市”
走进白塔畈镇综治中心大厅,信访接待、纠纷化解、劳资调处、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民生保障、风险防控、法律咨询、办不成事窗口、轮驻窗口等10个窗口有序排开。
据悉,自5月以来,该镇在原“一站三中心”基础上,扎实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流程、科技赋能,提升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效能。崭新的综治中心处处体现着为民用心,除了10个功能窗口外,还有两个品牌调解室和智慧调度室,多家单位精挑细选派出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业务骨干常驻、轮驻,为不同需求的来访群众提供服务。
白塔畈镇政法委员王月娟介绍,群众到综治中心反映问题,属于政策咨询服务事项的,由工作人员引导至对应部门办理;符合调解条件的,安排调解员先行调解;调解不了的事项,引导至办不成事窗口,由当日值班领导牵头督办,谁接访、谁负责,一办到底。对疑难复杂问题,镇主要负责人定期会商研判,政法委员调度,对职能部门实时提醒、督促、催办,实现闭环管理,确保群众“进一扇门、办一揽子事”。
115个网格“网住”民意
“姚大爷,别着急,有什么事情慢慢说!”6 月 19 日,综治中心综合窗口值班人员夏虹接待了怒气冲冲的村民姚保立。
姚保立反映,因为上了年纪,今年将自家几亩水田承包给了种植大户潘某,6月村里统计水稻种植面积,申报政策补贴,其知道后到村里咨询,村里解释谁耕种、谁享受补贴。但姚保立认为是自家的田,补贴应该有自己的一份。因而对村里的答复不满,到镇综治中心反映。
夏虹认真倾听姚保立的诉求后,将其引导至农业农村窗口。窗口工作人员耐心地向姚保立解释政策,“大爷,现在种粮补贴确实是谁种地补给谁,是我们宣传不到位,村里也没跟您讲清讲透,您看这是相关的通知和要求,害您多跑一趟,真是对不住啊!”“小伙子,你这样解释我听着舒服,服务态度又好,既然国家有这政策,那按政策办呗。”不到一刻钟时间,事情解释得清清楚楚,老人家揣着问题来,带着满意走。
为了进一步听民声、访民意、排民忧、解民难,该镇划分为115个网格,选聘综合网格员170名,网格员作为联系群众和镇村综治中心的桥梁纽带,担负起政策宣传、信息收集的任务,第一时间化解网格内矛盾纠纷,不能化解的报村综治中心协调化解,复杂的上报镇综治中心办理,形成“一般矛盾村级处理、复杂矛盾镇调解室办理、疑难积案镇信访联席会议会商研究处理”的工作格局。通过镇综治中心统筹协调,公安、司法等职能部门参与化解,矛盾调处更加专业,群众更加信服,5月以来已化解信访积案4件。
基层治理更有“智”
操作鼠标,便可一屏观全镇。综治中心智慧调度室工作人员孙庆男介绍,针对以往存在道路交通安全事故、财产物品失窃、随意抛洒废弃物行为等取证难的问题,白塔畈镇党委政府在集镇交通主要路口、村道出入口、重点单位等重点区域安装治安监控设施,实现对全镇主要道路、公共场所和重点部位的全覆盖。
从“一站式受理”的物理聚合,到“全链条解决”的机制创新,白塔畈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乡镇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现“五有”(有牌子、有场所、有力量、有机制、有效果)和“四不”(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工作目标,持续走好基层“善治路”。(通讯员 何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