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颁布实施五周年,为全面展现包河区社区矫正工作成果,增进社会各界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理解与支持,营造全社会关心、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良好氛围,合肥市包河区司法局于2025年6月26日举办“走进矫正,共筑和谐”社区矫正开放日活动。
活动邀请了部分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区民政、人社、公安、法检等工作人员、以及社会组织及志愿者等齐聚包河区社区矫正中心,“零距离”感受社区矫正工作的规范与温度。合肥市司法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钱江出席活动。
直击现场:多维度呈现社区矫正工作
活动以“实地参观 + 流程讲解 + 互动交流”的形式展开,在工作人员引导下,参加人员依次参观了包河区社区矫正中心综合管理、监督管理、教育帮扶三个功能区十八个功能室,深入了解社区矫正对象从入矫接收、日常监管帮扶到解矫回归的全流程规范管理。
科技助力:智慧矫正提升监管质效
在社区矫正指挥平台演示环节,工作人员现场操作展示智能监管系统。通过“情指行”一体化监管平台、电子定位手环、智能语音巡查、VR 沉浸式法治教育、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实现对社区矫正对象的动态监管与精准帮教。“这些科技手段,让社区矫正工作更透明、更高效,也让我们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管更有底气,帮教更有方向。”包河区社区矫正管理局负责人介绍,智慧矫正模式既保障了监管执法的严肃性,又为社区矫正对象回归社会筑牢“数字屏障”。
成果展示:法治温度护航新生之路
座谈会上,包河区司法局负责人通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五年来包河区社区矫正工作取得的成效。“社区矫正是用法治的力度和温度,为每一位社区矫正对象铺就重生之路。”下一步,该区将持续深化社区矫正工作质效,推动社区矫正工作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
社会协同:凝聚合力共筑回归港湾
活动特别设置“矫正故事分享”与“协同建言”环节。一名社区矫正对象分享自身经历:“曾经我犯了错,以为被社会抛弃,是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一次次耐心劝导、帮助我学习技能,现在我有了稳定工作,也重拾了生活信心……”质朴的话语,让现场人员深刻感受到社区矫正“教育、感化、挽救”的力量。
参加人员围绕就业帮扶、心理疏导、社会融入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表示将在就业培训、社会保障等方面与社区矫正工作加强衔接,合力构建“政府 + 社会 + 家庭”协同帮扶体系,为社区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打通“最后一公里” 。
展望前行:打造社区矫正“包河模式”
此次开放日活动,是包河区司法局践行执法公开、规范管理的生动实践,既让社会各界看到社区矫正工作的严谨与温情,也为凝聚社会合力、优化社区矫正工作搭建了平台。
下一步,包河区司法局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五周年为契机,聚焦“智慧矫正、精准矫正、协同矫正”,持续推进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智能化、社会化发展;深化智慧矫正平台应用,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监管;拓展社会协同网络,联动更多企业、社会组织参与帮扶;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与开放日活动,消除公众偏见,让社区矫正的“法治温度”照亮更多重生之路。(汪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