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徽韵故事润警心 竞技赛场绽芳华
来源:殷意智 马静 阅读量:10000 2025-06-27 19:05:10

 “今天我给大家讲讲徽商代表胡雪岩的故事,他身上那种诚实守信、勤俭节约的品质,正是我们教育罪犯时需要传递的宝贵精神财富……”6月25日上午,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庐州女子监狱)思政课教学技能竞赛现场,气氛热烈,参赛民警们个个精神抖擞,用生动的故事和真挚的情感,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教育之旅。

为全面提升民警教育改造水平,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罪犯教育改造中的攻心治本作用,监狱精心组织了这次竞赛。监狱领导王明侠、刘丽军亲临现场,为参赛民警加油鼓劲。“我们这次比赛的主题是讲好安徽名人故事,这既符合时代特色,又能结合我们监狱‘徽·春雨’文化品牌建设的需要。”赛务组负责人介绍道。来自各监区的十名选手,经过精心准备,带着满满的激情登上了赛场。

“邓稼先、杨振宁、包拯……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背后,都有着感人至深的故事。”参赛民警们结合监狱改造工作和典型案例,用富有逻辑性的语言,将这些名人的故事娓娓道来。通过讲述他们的故事,我们希望能够激发罪犯的改造热情,让他们端正改造态度。一位参赛民警说道。“我选取了文物保护者汪家平的故事,希望借此教育罪犯树立文化自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另一位参赛民警表示,这样的思政教育不仅能够提升罪犯的文化素养,还能让他们在文化传承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比赛过程中,选手们的精彩表现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

比赛结束后,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副教授吴铭进行了专业点评。“今天各位选手的表现都非常出色,他们不仅展现了扎实的思政教育功底,还体现了对监狱改造工作的深刻理解。”吴铭说,通过讲好安徽名人故事,监狱民警们成功地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监狱改造工作相结合,为罪犯的改造之路点亮了一盏明灯。教育改造科科长顾鸣表示,这次比赛不仅是一次技能竞赛,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和交流。今后将以此为契机,不断提升民警的教育改造水平,为罪犯的改造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经过激烈角逐,第十三监区民警陈茹彭的《以汪家平为镜,在文化传承中书写“两个结合”新篇》获得一等奖;第四监区民警袁湛的《从知行到行知,雕刻新生密码》获得二等奖;第十一监区民警陈远妹的《从胡适的智慧看人生重塑》获得三等奖。此外,第十监区民警李卓晓、第十五监区民警赵艳琪、第八监区民警戴亭亭获得优秀奖。

近年来,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庐州女子监狱)高度重视民警教育改造能力提升,通过组织专题讲座、技能培训和经验交流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分享前沿理论,拓宽民警视野,提升专业素养。建立完善培训考核机制,激励民警主动学习、积极提升。监狱还充分搭建实践锻炼平台,鼓励民警参与教育改造项目和课题研究,通过实际操作和研究探索,优化教育改造方法,不断提升教育改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促进教育改造工作高质量发展,助力罪犯平稳回归社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筑牢坚实根基。(殷意智 马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