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池州市生态环境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24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2025年上半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数据显示,2024年该市生态质量指数(EQI值)为75.39,与黄山市并列全省“一类”评级。生物多样性调查发现新物种“单子叶干皮孔菌”及30余种省级新记录昆虫。
2024年,池州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19天,优良率为87.2%。全市25个国省控考核断面水质达标比例及优良率均为100%,其中达到Ⅰ类水的断面(点位)有3个,占12%;达到Ⅱ类水的断面(点位)有17个,占68%;达到Ⅲ类水的断面(点位)有5个,占20%。市、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城区区域和道路声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各类功能区噪声平均达标率为89.3%。
全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揭晓“生态家底”。截至目前,梳理调查成果共记录到野生动植物4000余种,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植物如红豆杉、银缕梅、东方白鹳、白鹤、黑麂等。调查发现新物种1种——单子叶干皮孔菌,发现硕步甲、纹彩猎蝽等省级新记录昆虫30余种。
贵池区作为主城区,2025年上半年生态治理成效明显。全区PM2.5浓度44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80.5%;国省控断面及26处饮用水源地水质100%达标,新增雨洪排口等重点排污口动态监测;完成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成因排查,土壤环境安全稳定。2024年整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460个,省生态环保督察转办信访件整改销号率达98%,常态化排查整治和“回头看”机制,确保问题不反弹。
在环境监管方面,该区强化科技支撑,精准执法,严打恶意排污、数据造假等违法行为。今年一季度立案查处大气污染、固废污染违法案件4起。同时推行柔性执法,坚持首违不罚与轻微免罚,对首次违法且危害轻微的企业以教育整改替代处罚,同期办理免罚案件1起。通过“普法宣传—教育引导—告诫说理—行政处罚—监督整改”全流程服务,实现监管力度与服务温度有机统一。(吴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