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有黟县,黟县最徽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黟县境内保存登记不可移动文物1684处,拥有西递、宏村世界文化遗产2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6个、中国传统村落4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81项。近年来,黟县人民检察院坚持以“检心向党 黟身正气”为核心,建立“党组统筹、小组推进、先锋示范”联动机制,组建数字检察、公益诉讼等先锋队,以党建赋能守护传统古村落的文化记忆。
党小组+先锋队 握指成拳让力量聚起来
作为一个在职党员人数仅23人的基层党支部,如何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凝聚起党建引领业务的强大合力,黟县检察院机关党支部坚持把党小组作为战斗堡垒的“前沿阵地”,一方面根据业务类型划分党小组,另一方面,根据不同的工作需要成立黟检先锋队,通过握指成拳汇聚守护古村落的检察力量。
功能型党小组激活战斗力。该院在划分党小组时,以业务类型为重要参考,将第二检察部、第三检察部党员干警划分为第三党小组,通过开展古徽州传统文化学习、公益诉讼主题党日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党员干警履职活力,院机关党支部获评了全市首批“四强”党支部。
专业化先锋队破解基层难题。基层检察院专业人才少,知识储备单一,面临不同领域的问题,靠单个检察官或检察官助理的能力,往往千虑一失。为了破解这一难题,黟县检察院以打造“黟检先锋”为抓手,在生态环境保护、文物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实行刑事、公益诉讼“二合一”归口办理模式,由公益办案先锋队一体化办理相关的刑事、公益诉讼案件,承办检察官既作为国家公诉人,又作为公益诉讼起诉人,为更好地开展公益保护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信息化+把准脉 数字引擎让效果实起来
作为全省数字检察基层院联系点,黟县检察院坚持把落实上级部署与推动本地应用结合起来,努力构建以数字引擎释放古村落保护的监督动能。该品牌获评全省数字检察工作品牌、全市“亮检行”党建工作示范点。
一套机制。为了推动数字检察赋能古村落保护,黟县检察院成立由院党组书记任组长的数字检察先锋队,同时明确部门主任和党小组组长的“一岗双责”,将数字检察内容纳入先锋队和党小组学习议程,先后组织开展数字检察案例研讨、DEEPSEEK应用培训等专题学习15次,1名先锋队成员入选全省数字检察人才库。
一个支点。2022年,黟县建成县域治理大数据指挥中心,统筹管理全县各类数据资源。黟县检察院紧紧抓住这个契机,依托指挥中心上线运行了大数据法律监督平台——“公益卫士”数字检察云平台,真正实现了被动监督到主动监督的转变,破解了“线索发现难,监督碎片化”的难题。云平台搭建后,收到各渠道推送的事件线索20000余条,核查有效线索200余条。
N次扩散。云平台的建立让黟县检察院数字检察跑出了“最先一公里”,也为该院持续深入推进数字检察工作建立起了新的支点,引发了全院的扩散效应,全体办案人员不当旁观者,争当参与者,纷纷就案件背后亟待治理的共性问题提出建模设想,自主研发并在全省大数据法律监督平台上架模型5个,在全省竞赛中荣获奖项2个,各地应用模型成案31件。
接地气+黟家亲 搭桥建站让意识强起来
对古村落、非遗文化保护意识薄弱、宣传教育不足是当前古村落保护的重要挑战之一,黟县检察院通过开展联合主题党日、设置保护基地、打造文化长廊、建立服务窗口等形式,着力增强古村落保护意识。
结对帮扶擦亮法治颜值。“天开羊栈胜境、地辟雉山灵邱”。雉山村地处黄山余脉羊栈岭南北两麓,青山绿水、田园风光让人沉醉,雉山凤舞、卢村木雕楼引人流连。自2015年开始,黟县检察院就与雉山村结对帮扶,并牵头与多家单位联合在该村打造了法治文化广场和法治文化长廊,同时,积极开展“益心守护生态绿 画里乡村检察蓝”等检察开放日、主题党日活动,潜移默化地培养村民们学法用法和文化传承意识。
综合保护当好法治管家。该院在依法办案基础上,聚焦探索为生态环境、生态经济、村落守护提供更全面、更综合、更系统的保护,成立了“两山转化”综合司法保护实践站,并在黄姑河畔建成了黄姑河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示范基地,通过现场巡回庭审、典型案例示警、实地增殖放流等形式,深入开展法治宣传,着力构建“两山”转化综合司法保护体系,该做法成功入选黄山市2023年度“十大法治事件”提名奖。(倪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