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让自治之花绽放青山绿水间
九华山“五个一”推动“村事村维”落地生根
来源:吴俊杰 记者 尤忠祥 阅读量:10000 2025-07-11 16:53:25

七月仲夏,在九华山风景区一处白墙黛瓦的徽式凉亭下,村民老张的嗓门陡然提高:“田埂挪了界,平白少我一分地。”对面李家也寸步不让。调解员挤进人群,翻开卷边的土地确权登记簿:“都别急,咱们按图说话。”两小时后,老张递过一支烟:“你这本‘明白账’我们认。”

眼前这幕场景,是九华山风景区创新“村事村维”自治模式的鲜活注脚。近年来,风景区党工委政法委聚焦提升村(社区)自治能力,倾力打造“一支调解队伍、一座议事凉亭、一张村规民约、一套解难机制、一堂普法课程”的“五个一”治理模式,推动“政府主导”向“村民自治”转变,奏响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教育的“村事村维”新乐章。

“一支队伍”止纷争

今年4月,在风景区九华大道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司机吴某某(化名)驾驶汽车正常行驶时,行人吴某(化名)突然横穿马路,不幸发生碰撞身亡。事故调解一度陷入僵局,死者家属情绪激动,与司机一家闹得不可开交,双方多次在调解会上激烈争执。

关键时刻,交警队退休干部刘国华临危受命。在参与调解过程中,这位老交警凭借多年工作经验,一边耐心倾听家属诉求、疏导情绪,一边结合事故录像厘清责任,并就赔偿方案与保险公司进行沟通。经过多次释法说理和情绪疏导,双方最终握手言和。

如今,刘国华多了个新身份——村(居)调解员。翻开他的登记本,密密麻麻记录着数十起矛盾纠纷。作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每一页都印刻着这位老党员“退而不休”的初心。

像刘国华这样的基层调解员,景区共有18名。他们是从当地“五老”人员、退休村(社区)干部、返乡创业能人中遴选,经统一岗前培训,持证上岗。凭借“政策熟、人头熟、有威望”的优势,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化解群众纠纷,成为村民们信赖的“贴心人”和“解铃人”,在“村事村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以来,这支队伍已成功化解各类纠纷86起,被村民亲切地称为“不穿制服的法官”。

“一座凉亭”听民声

傍晚的代村“议事亭”内格外热闹,村民们三三两两聚在这里纳凉议事。“这个亭子可不简单,村里的路灯安装、道路维修、垃圾清运等事务都是在这里议定的。”该村网格员小陈隔三岔五来此收集群众诉求,确保村里大事小情“底数清、情况明”。

针对群众习惯“蹲地就聊、遇事就议”的特点,景区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和环境综合治理,在各村(社区)村民喜好聚集点建成13处徽派风格廊亭,作为群众议事场所。村(社区)网络员定期在此收集社情民意,精准掌握群众关注的热点话题和各自的“急难愁盼”,并及时上报村(居)委和调解委员会。去年以来,通过“廊亭议事”收集的357条诉求,全部实现闭环管理,真正实现“件件有反馈,事事有落实”,让“小凉亭”议出了“大民生”。

“一张条约”破旧俗

“村规民约让我们既尽了孝心,又避免了铺张浪费。”代村某村民回忆起去年为老人办丧事的情景仍感慨万千。当时他们兄妹本想大操大办,村规民约监督小组知情后及时上门劝导,最终按村民约定改为简办。

一张村规民约引导移风易俗。在景区政法委的督导下,各村(社区)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村民代表起草、全体村民共同商讨修改,村(居)法律顾问把关,制定了贴合该村实际的《村规民约》,内容涵盖社会公德、邻里关系、家庭和睦、红白喜事等16-21条具体规范。各村(社区)还建立以“五老”人员和志愿者组织的监督小组负责督促执行。

“一套机制”解难题

柯村老街是风景区山下重点商业街。去年,风景区管委会启动老街升级改造,沿街157户村民一度因门面面积问题提出诉求,甚至酝酿集体上访。

面对治理“硬骨头”,柯村党支部书记叶锋带领支委干部逐户走访,认真听取沿街住户意见,并耐心解释老街改造的长远利好:“老街改造是景区门面,也是大家的‘钱袋子’。改造后游客增多,生意会更好。”商户吴大姐了解后率先在协议上签字:“书记讲透了,我们心里也敞亮了。”最终,沿街157户村民对照景区改造标准进行核对确认后,陆续在改建协议上签了字。

为有效化解复杂矛盾纠纷,风景区建立了系统解难机制:针对村(居)调解员和村规民约督导组难以解决的问题,由村(居)网格员登记造册,村(居)委暨村(居)调解委员会每周定期召开例会,专题研究解决方案。近两年来,该机制已累计解决各类难题210余件,有效践行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的目标。

“一堂法课”护民生

“高息是钓饵,本金成鱼饵。”在九华乡的反电诈普法活动现场,司法所所长陈旭东的警示让村民老汪恍然大悟——他曾差点被“养老理财”套走积蓄。

普法课上,陈旭东重点讲解养老诈骗、非法集资的主要特征、表现形式和常见手段,呼吁群众“远离非法集资,拒绝高利诱惑”“珍惜一生血汗,守好养老‘钱袋’”,告诫村民面对诱惑要提高警惕,坚决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不汇款”,取得了良好效果。

近年来,风景区司法局重点围绕民法典及群众关切,深入开展土地(山场)承包,宅基地使用、婚姻及家庭财产、债务契约等法治讲座,并针对高发风险强化防范网络电信诈骗、养老诈骗宣传。今年以来,已开展反诈宣讲17场,覆盖村(居)民等1.1余万人次。

九华山风景区党工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五个一’治理模式让村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实现了基层治理从‘政府主导’向‘村民自治’的转变。下一步将着力完善长效机制,强化监督落实,推动‘村事村维’模式行稳致远。”如今,那些议事解纷的徽派凉亭下,家常笑语与治理智慧交织,自治之花在九华山的青山绿水间悄然绽放。(吴俊杰 记者 尤忠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