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记者从亳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该市司法局深入践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及新修订的《安徽省法律援助条例》,通过机制创新与服务升级,法律援助民生实事取得显著成效。截至6月底,全市已完成年度任务的56.54%,为弱势群体挽回经济损失3175.9万元。
据介绍,2025年亳州市法律援助民生实事规划目标为7875件。上半年全市共受理、审批、指派案件4453件,每10万人法律援助供给量达90件,预计全年将超160件。案件结构中,刑事案件2080件占46.71%,民事案件2340件占52.54%,行政案件33件占0.75%,已结案4192件,结案率达94.13%,社会律师办案占比94.39%,接待群众咨询超万人次。
在重点群体维权方面,上半年办理农民工维权案件1058件,其中讨薪案件850件,帮助1119名农民工追回薪资1892.78万元,有力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
为提升服务质效,亳州市司法局开展“安心行动”优化便民服务,畅通弱势群体维权绿色通道,严格落实案件回访制度,通过回访受援人及办案机关人员,动态监督服务质量。同时推行“首问负责制”“经济困难审查承诺制”,近三年案件回访满意度保持98%以上,有效投诉为零。
此外,全市组织“法援惠民生”等宣传活动61场次,发放宣传品1.3万余份,覆盖群众超2万人次,提升了法律援助知晓度。经费保障方面,2025年市县两级法律援助经费预算达1137万元,经费专款专用机制不断完善。目前,亳州已建成209个法律援助工作站,实现值班经费全落实,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稳步推进,部门协同机制更加顺畅,为城乡困难群众撑起坚实法治“保护伞”。(记者 常振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