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社区矫正不是‘关起来’,而是‘帮起来’!”7月25日上午,刚参观完界首市社区矫正中心的社区代表王大姐感慨道。当天,界首市司法局以“开放矫治促融合·温情矫正暖人心”为主题,举办社区矫正开放日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政机关干部代表、社区代表、志愿者、媒体记者等45人走进矫正一线,近距离了解社区矫正工作。
零距离观摩:揭开矫正工作“神秘面纱”
上午8时30分,开放日活动正式启动。通过工作人员的讲解,参观者们首先了解了社区矫正的法律规定与核心目标——“让符合条件的罪犯在社区接受教育帮扶,顺利回归社会”。随后,大家依次参观宣告室、教育学习室、监控室等功能区。在指挥中心,工作人员重点演示了“鹰眼”社区矫正智能监管系统,生动展示了科技手段如何实现“人防+技防”的精准监管模式。
“这套系统通过行为数据分析预警潜在风险,极大提升了监管效率和准确性。”参观人员纷纷点赞智慧矫正的科技含量,认为其有效破解了传统监管中的盲区痛点。
面对面交流:解开群众心中“疑惑疙瘩”
9时许,活动转入互动座谈环节。首先,与会代表通过观看视频,了解了界首市“养城家道”分类教育品牌,直观感受到社区矫正对象在思想教育、公益服务等方面的蜕变历程。随后,与会代表围绕“如何强化部门协作”“提升教育帮扶实效”等建言献策,提出建立心理干预专业团队、深化“矫正+就业”联动机制等意见建议。
针对居民关心的“矫正对象会不会威胁社区安全”“监管是否影响生活”等问题,社区矫正大队负责人现场解答:“所有矫正对象均通过风险评估分级管理,低风险对象以教育帮扶为主;我们更注重心理疏导和就业支持,去年以来心理辅导27人次,职业技能培训16人次。”
心贴心承诺:织密社会共治“温暖网络”
“社区矫正需要‘法律刚性’与‘治理柔性’并重,更需要全社会的理解与参与。”活动负责人在总结时表示,将联合民政、人社、学校等部门,扩大帮扶覆盖面,同时欢迎更多志愿者加入,共同为矫正对象搭建“回归桥”。
据悉,此次活动是界首市司法局推进“阳光矫正”的重要举措。通过通过 "零距离接触、全景式展示、开放式建言" ,让公众不仅直观了解社区矫正的规范与温度,更深入了解了社区矫正工作的法治内涵与实践成效。(罗保卫 记者 聂学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