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张青川 通讯员 李红兵 王露)2025年7月22日,合肥市庐江县岗湾街道三里社区天润公馆小区业主望着楼下刚拆除的违规雨棚,向三里社区工作人员真诚道谢。这起民生纠纷的化解,是社区用耐心与智慧破解基层“微治理”难题的生动注脚。
今年初夏,三里社区网格员在日常巡查中捕捉到一条关键线索:小区内一处私自搭建的不锈钢雨棚,在正午阳光直射时形成强烈反光带,上层住户室内光照舒适度严重受影响,老人看报需频繁调整角度,孩子写作业不得不拉上窗帘。这类“微违建”引发的邻里矛盾,看似事小却直接关乎群众生活品质,处理不当极易激化矛盾。社区党委当即启动“民生诉求快速响应机制”,将问题纳入“党建+网格”重点攻坚清单。“基层治理最忌‘小事拖大’,必须用敏锐的洞察力捕捉群众需求。”社区负责人表示,第一时间联合街道物业管理中心、城管部门组建专项工作组,为问题解决筑牢组织基础。
初期沟通并不顺利,搭建方认为“自家搭建不影响他人”,对整改建议存在抵触。社区组织老党员、楼长开展“邻里谈心”,用身边案例讲述守望相助的重要性;同时邀请专业人员现场测算反光强度,用数据说明实际影响。社区工作人员带着政策法规手册先后5次上门,既讲清违规搭建的法律后果,又耐心倾听搭建方的顾虑,共同探讨合规整改方案。从法规宣讲到情感共鸣,从数据说话到方案优化,持续攻坚终于换来理解与支持。
7月22日,社区组织专业队伍规范拆除雨棚,全程依规操作、高效有序。天润公馆小区业主说:“阳光照进来终于不晃眼了,社区真是把我们的‘烦心事’当成‘心头事’!”这场历时一个多月的治理实践,不仅解决了具体问题,更形成了“诉求收集—多元研判—柔性化解—规范处置”的闭环机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