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对齐服务实战“颗粒度” 合肥公安环食药“智研沙龙”激活战力新引擎
来源:​记者 李斐 通讯员 汪佳影 雷丝雨 阅读量:10000 2025-07-29 12:41:29

今年6月初,合肥市公安局环食药支队的会议室里,一场特殊的跨界“技术会诊”正在进行。

来自国内顶尖科技企业的AI专家、工程师围坐一圈,与一线民警面对面。

“这些零散数据能快速锁定犯罪特征吗?”面对民警抛出的实战难题,专家们当场拆解数据密码,结合多源数据的特征与价值,详解实战平台下环食药侦应用场景的构建逻辑……

“这种实战化的技术交流,让我们对科技赋能有了全新认识。”参与研讨的合肥市公安局高新分局民警孟陈宇感慨道。这正是公安机关创新打造的“智研沙龙”。平台以对齐服务实战“颗粒度”为核心,打破传统培训模式、聚焦自由与跨界研讨,让每一次思维碰撞都化为破解环食药犯罪难题的智慧动能。

解题思路“活水长流”

如何破除思维定式,激发源头活水?“智研沙龙”从创新机制破题,实现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创造”的转变,成为推动警务创新的“源头活水”。

“我们不是简单地上课听课,而是要让每一场研讨都解决实际问题。”合肥市公安局环食药支队三大队大队长陈伟伟介绍说,“智研沙龙”首创“数字战队”模式,整合内部数据分析、快检技术等专业力量;搭建跨部门协作平台,与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邀请检法专家、高校学者组成“智囊团”,为案件侦办提供专业支持。

今年2月,在侦办某品牌乳胶漆假冒案时,肥东县公安局环食药大队遇到了电子交易记录认定难题,副大队长朱发华向“智研沙龙”提出需求。“智研沙龙”立即启动响应机制,邀请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人民检察院专家“上门会诊”,并就如何利用碎片化信息构建完整销售金额证据体系、确定追诉标准提供了权威的法律适用思路和实务操作建议。正是这些关键指导为准确认定犯罪金额、突破案件瓶颈提供了核心支撑,最终成功破获系列案件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6名,查获假冒产品200余桶。

为确保研讨成果落地见效,合肥市公安局环食药支队建立了“提出-研讨-决策-执行-反馈”全流程闭环机制。“我们定期研判犯罪新动向,基层需求随报随研。”合肥市公安局环食药支队二大队副大队长李昊天表示,所有研讨成果都纳入重点督办事项清单。截至目前,已有11项创新成果转化为实战应用,持续为打击犯罪提供新动能。

专业能力“淬火成钢”

面对智能化、隐蔽化的犯罪新趋势,提升民警科技应用能力成为“智研沙龙”的关键课题。在这里“带着难题来会诊”成为常态,技术培训始终与实战需求同频共振。

今年4月,巢湖市公安局在侦办一起非法倾倒固体废物污染环境案时遭遇取证难题。合肥市公安局环食药支队邀请该市警务航空办公室民警许虎,通过沙龙平台重点培训无人机巡航、红外遥感等新技术应用,从工具原理到实操技巧进行系统指导,系统性指导让民警豁然开朗。

“借助无人机航拍测绘技术,我们快速锁定了污染区域范围,成功抓获5名犯罪嫌疑人,查处非法处置固体废物2万余吨。”巢湖市公安局食药环知大队大队长周保田介绍。

“智研沙龙”坚持问题导向,鼓励民警带着办案难题来“会诊”,通过案件复盘、规律分析等方式,在合肥市公安局大数据中心支持下,将分散经验转化为标准化作战模型。目前已形成10个可复制推广的类案侦查模型,其中“打击非法猎捕候鸟”和“青绿之剑·污染环境犯罪打击”两大模型获公安部全国推广,成为合肥智慧警务的标杆案例。

智慧成果“锋芒毕露”

“‘智研沙龙’既是破解办案难题的‘智慧库’,更是锻造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的‘磨刀石’。”合肥市公安局环食药支队副支队长孟蝶表示。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环食药侦部门依托这一创新平台,已向行政主管部门推送高质量案件线索22条,发出风险预警提示函4份,开展联合执法25次,实现风险隐患早发现、早处置。

在“智研沙龙”的持续推动下,合肥市公安局环食药支队情报研判中心将提炼的成熟技战法直接应用于案件侦办,使整体成案率达到83%;市级环食药快检中心检测能力边界不断拓展,原本需要3天的常规检测项目,如今通过便携式快检设备,30分钟即可现场出具初步结果。这一突破为“肉制品专项行动”等执法工作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

据介绍,面对重大专案,合肥市公安局环食药支队创新推出“随案捆绑、责任共担”作战模式,抽调“数字战队”骨干与基层警力协同作战。“智研沙龙”研讨的最新办案思路和技术手段,被直接输送到线索经营、摸排走访、抓捕审讯的最前沿,有效提升环食药侦条线整体协同攻坚能力。

“我们不仅追求个案突破,更注重将智慧成果转化为长效机制。”孟蝶介绍,通过持续优化“研战一体”工作模式,“智研沙龙”正推动形成“智慧研判—精准打击—源头治理”的闭环体系,为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构筑起更加坚固的防线。

记者 李斐 通讯员 汪佳影 雷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