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田界“死结”三十年 “四步法”巧解焕新颜
来源:吕一慧 记者 梅觉明 阅读量:10000 2025-07-30 16:27:47

霍家桥村的老任初到宽敞明亮的综治中心时,眉头紧锁:“这田界‘死疙瘩’缠了三十年,真能解开?”数月后,他站在划界清晰的田埂上长舒一口气。这场蜕变,源于旌德县三溪镇综治中心以“聚效五有强枢纽”为支撑的“四步法”—— 一套融合法治刚性、情理温度与机制创新的基层治理“破题术”。

进门有单稳民心

“同志,您的问题我们已受理,这是《告知单》,请收好。”“老村干” 调解员老孔热情接待老任,熟练完成信息登记、凭证发放。这张小小单子,让原本茫然的老任吃下“定心丸”,清楚了“事儿有处办、有人管”。

这张薄纸背后,是三溪镇聚焦“有牌子、有场所、有力量、有机制、有效果”的“五有”目标,推进规范化综治中心建设的缩影:创新构建“1+3+X”工作格局,配套“114”主战机制,实现信息联享、矛盾联调、治安联防、问题联治。今年以来,通过“一窗式”服务高效受理群众诉求33件,办结率达100%。

精准派单破难点

三溪镇综治中心迅速研判:此案涉及法律、历史、邻里情,需跨部门协同攻坚!旋即启动“派单”机制:司法所梳理土地管理法权责框架;农发中心调取地籍档案并实地勘界;“老村干”老孔和凤子主攻情理疏导,以“人熟、地熟、威望高”的优势融化坚冰。

多方联动解纠纷

调解室里气氛一度紧张。三溪司法所负责人许文强援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相关案例释法;农发中心小章摊开泛黄的历史图纸与最新测绘数据佐证;调解员老孔则拉着双方的手,讲述“六尺巷”的典故。依法调解是主线,各方沿着法治“路线图”,在历史与现实、法理与人情间寻找平衡点。

依托“调解→仲裁→诉讼”法治化路径,三溪镇今年成功化解82起矛盾隐患,化解率达94%,其中化解长达28年的跨县草塌山纠纷更成新时代“六尺巷”典范。

闭环清账促长效

协议签订并非终点。中心及时发出《提示函》,督促相关部门按时落实协议内容。工作人员专门回访正在田间劳作的老任,他笑言:“地界清了,心里也敞亮了,跟邻居又能像从前一样聊天了!”听到这样的反馈,中心才将此案画上句号。

旌德县三溪镇通过建立“预警函 + 提示函”跟踪机制,配套设立40万社会治理基金,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镇”。

任明甫田埂上的笑容,印证了“四步法” 的实践生命力——当“五有”枢纽遇见“流程再造”,三十载“死结”终化“和谐扣”。旌德县三溪镇综治中心正以“每一步都扎实、每件事都落地”的实干担当,书写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旌德答卷。(吕一慧 记者 梅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