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马鞍山市司法局立足法治政府建设,创新实施源头预防、风险预警等举措,推动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全市行政机关一审仅败诉7件,败诉率为2.7%,较上年度显著下降,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稳步提升。
以案促治,筑牢源头防控屏障。聚焦执法薄弱环节,开展“精准纠错”专项工作。联合市中级人民法院在纠错率较高的县(区)召开“以案促治”部署会,通过错案讲评会深度剖析执法程序违法、证据不足等典型问题,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编印《马鞍山市“以案促治”典型案例》,收录行政征收、行政强制等领域典型案例,明确执法规范标准,组织执法人员开展案例学习,推动“败诉一件、规范一片”。同时,通过精简发文、减少开会等方式,为基层单位减轻工作负担,避免重复报送数据,提升工作效率。
闭环整改,压实执法主体责任。建立纠错案件“回头看”机制,对行政诉讼、行政复议纠错案件实行清单化管理,逐案核查整改情况,确保问题清零。开展行政争议线索“大排查”,梳理风险线索,针对存在复议/诉讼风险的案件,通过“一案一策”督促责任单位调处化解,有效防范潜在纠纷,为后续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风险预警,构建府院联动网络。深化“府院联动”机制,与法院建立败诉风险联合预警体系。针对高风险案件开展专项调度,通过行政机关自我纠正、法院诉前调解等方式,成功化解多件案件,避免败诉风险。推行“风险提示函”制度,法院向应诉单位发送《败诉风险提示函》并抄送司法局,实现“点对点”精准督导,推动多件案件当事人撤诉,实质化解行政争议。
靶向施策,深化败诉案件剖析。实施败诉案件“一案一剖析”机制,逐案分析败诉成因,形成败诉案件报告,推动责任单位落实整改措施。针对败诉率较高的领域,通过召开府院联动专题调度会、点对点对接指导方式,督促行政机关自我纠错。今年1-6月,全市一审行政诉讼败诉案件数减少至7件,败诉率为2.7%,较上年度下降5.4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二,行政争议化解质效实现新提升。(石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