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干警巧架连心桥 三方共赢破僵局
来源:贾健 黄洁 阅读量:10000 2025-08-05 15:55:45

近日,南陵县人民法院成功执结一起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执行案件,执行干警以法理为基、以情理为桥,在短短一月内推动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与案外人达成三方共赢,生动诠释了“司法为民”的深刻内涵。

张某(化名)与李某(化名)因交通事故引发责任纠纷,法院审理后依法判决:李某对事故负主要责任,需赔偿张某医疗费16859.4元。判决生效后,李某未按约履行给付义务,张某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干警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对李某的银行账户及网络资金采取了冻结措施,以保障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冻结措施实施后,李某主动致电法院,他向执行干警陈述了自身困境:家庭生活困难,本人身患残疾,后续还需接受手术治疗,实在无力支付赔偿款。同时,李某透露了一桩隐情——事故发生时,他正在为雇主工作,雇主曾承诺会处理此事,因此他未到庭应诉。基于此,李某恳请法院协助联系其雇主,协调解决赔偿事宜。

执行干警随即与李某的雇主取得联系,不料对方明确拒绝代为赔付,案件陷入僵局。

面对李某的实际困境与雇主的推诿态度,执行干警并未简单采取“一冻了之”的机械执法方式,而是坚持法理与情理兼顾,积极探寻破解之道。

一方面,执行干警向李某耐心释法明理,清晰阐明其作为被执行人的法律义务,同时引导其通过与雇主协商或另案诉讼的方式,依法追偿自身权益。另一方面,执行干警主动与申请执行人张某沟通,张某在了解情况后,出于对李某困境的体谅,同意给予其合理的履行宽限期,有效缓解了李某的燃眉之急。

案件的转机,源于李某到法院调阅卷宗的过程。查阅材料时,李某发现赔偿款中包含一笔约2400元的医疗费,实为事故后其本人垫付,遂向法院提出在总赔偿款中扣除该笔费用的请求。

这一细节立即引起执行干警高度重视。他们迅速核查相关缴费凭证,确认情况属实后,第一时间与张某沟通。张某在知晓事情原委后,展现出极大的理解与善意,同意扣除该笔垫付费用。2400元的扣减,不仅保障了李某的合法权益,更在三方僵持的局面中撕开了一道信任的口子,为后续沟通创造了积极氛围。

针对李某与雇主之间的责任争议,执行干警再次主动致电其雇主。执行干警告知雇主,李某已调取相关材料,正准备通过诉讼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同时执行干警善意提醒,“若能协商解决,可避免双方对簿公堂,伤了和气”。

这句善意的提醒,成为触动雇主态度转变的关键。数日后,李某向法院反馈:雇主在与干警沟通后,态度明显转变,表示同意承担13500元赔偿款,并承诺于8月3日前付清。对于剩余款项,李某表示愿意由法院从其本人被冻结账户中直接扣划,同时迫切希望法院尽快解冻账户,以保障基本生活。执行干警抓住有利契机,在确认雇主支付的13500元赔偿款到账后,立即依法扣划李某账户内的剩余案款,并第一时间解冻其全部账户。至此,该案在立案后一个月内高效、圆满执结。 (贾健 黄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