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和谐枢纽”显实效 群众心结一线解
六安市金安区扎实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来源:通讯员 孙国庆 沈健 江宗龙 记者 王清 阅读量:10000 2025-08-06 17:09:06

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探索征程上,六安市金安区精心打造区级综治中心,以“阵地规范化、入驻规范化、运行规范化、制度规范化、信息规范化”为标尺,构筑起一座高效运转的“和谐枢纽”。自投入试运行以来,这块汇聚多方智慧与力量的新阵地,正通过专业化的服务和规范化的流程,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把温暖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

资源聚合优服务 智慧布局提效能

金安区综治中心的选址便体现了便民利民的匠心,坐落于距区政府仅约800米的社区回迁用房,既紧邻政务核心区便于部门高效协同,又深深扎根于群众生活圈,让老百姓办事少跑腿、更省心。走进中心内部,科学规划的功能分区一目了然:引导受理区如同“分诊台”,清晰指引来访群众表达诉求;多元化解区内,调解室、速裁法庭、心理咨询室等专业场所一应俱全,满足多样化解纷需求;指挥调度区则接入视频监控,为综治工作装上“智慧之眼”,实时掌握全区治安动态。

为了汇聚解纷合力,中心统筹整合了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信访等8家核心部门常驻,总商会调委会、律师等专业力量长期入驻,民政、住建等部门轮值,其他单位随需随驻,目前常驻工作人员已达53人,形成了一支覆盖广泛、专业精干的队伍。在区委政法委的牵头抓总和统筹协调下,各部门打破壁垒,协同联动,共同为群众排忧解难。

闭环运行解民忧 制度护航保实效

综治中心的生命力在于其高效规范的运行机制。中心严格遵循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路线图”,即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信访行政三级办理、诉讼、法律监督的递进路径。群众诉求通过“平台派单”精准流转至责任单位调解处理。若调解未果或当事人拒绝调解,工作人员会及时引导进入仲裁、复议或信访等法定程序,确保每一起纠纷都有法可依、有路可走。

实效是最好的证明。城北镇的李先生等几名工人长期被拖欠工资,多次讨要无果后,当地综治中心将情况上报。区综治中心立即启动联动机制,指派经验丰富的法院退休调解员下沉城北镇。调解员迅速梳理欠薪事实与金额,随即约谈施工方负责人。在调解现场,老调解员既依据劳动合同法阐明法律后果,又结合乡镇施工实际析理明情,最终促成双方达成“按月分期支付”协议并当场签订《调解协议书》。随后,镇综治中心建立督办台账,每月向区中心反馈支付进度,形成了“上报—指派—调处—督办”的完整闭环。

当李先生拿到首笔欠薪时,他感慨道:“区里的调解员专门下来帮我们,从调解到签协议再到盯着付款,每一步都规范到位,让我们心里特别踏实!” 整个流程依托信息化系统实时跟踪、动态管理,必要时辅以“工作提示函”和“风险预警函”,确保案结事了。

为了保障这一机制的顺畅运行,中心已组织相关部门梳理明确受理事项清单和来访流程,并初步拟定日常管理考核、协调调度、督办问责等系列制度,对因化解不力导致严重后果的,严肃追责,用制度刚性压实责任,筑牢工作根基。

数据赋能添智慧 精准治理暖民心

信息化建设是金安综治中心高效运转的“智慧芯”。中心重点打造了全域覆盖的“一网共治”平台,构建起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数字化治理体系。该平台成功打破了困扰已久的部门数据壁垒,实现了跨层级、跨部门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通过这个平台,各类矛盾纠纷可以直接线上流转至责任单位,从受理、办理、反馈到督办,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这不仅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减少了群众等待时间,更重要的是强化了对矛盾纠纷的精准研判与主动化解能力。

技术赋能显著提升了整体工作效能,让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感知更灵敏、响应更迅速,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以智慧化手段提升了服务温度。

自试运行以来,金安区综治中心已累计接待群众来访约190人次,成功受理矛盾纠纷78件,提供专业法律咨询62人次。每一次来访的耐心接待,每一起纠纷的圆满化解,都在为金安区的社会和谐稳定添砖加瓦。展望未来,金安区综治中心将继续深化“五个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与专业解纷能力,努力将这里打造成群众心中真正信赖、便捷高效的“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家园,为更高水平的平安金安、法治金安建设贡献坚实力量。(通讯员 孙国庆 沈健 江宗龙 记者 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