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合肥市紫庐地铁站A口,早高峰人潮熙攘,曾被电瓶车“侵占”的绿化带旁,悄然出现一片整齐的绿色停车区——300余辆非机动车按划线有序停放。这片便民停车区,是合肥市方兴社区盘活闲置空间、破解枢纽停车难题的实践。此前,该站区域非机动车位长期不足,大量电瓶车挤占人行道、盲道甚至绿化带,既迫使行人绕行机动车道存在安全隐患,也让城管陷入“整治-反弹”的循环。
科学规划让闲置空间“活”起来
破解难题的关键,是对闲置资源的重新发掘。方兴社区组建专项小组对地铁周边进行地毯式排查,最终锁定庐州大道与紫云路交口向北50米处一块闲置空地。为最大化利用空间,结合市民“就近停放、快速存取”的习惯,社区构建“科学规划+长效管理”治理体系,让200平方米闲置空间焕发新生,实现300余辆电瓶车有序容纳。新场地不仅通过清晰划线分区管理,更用醒目的绿色标识,从地铁口出站就能一眼识别,既方便市民快速找到停车区域,又通过视觉引导强化市民规范停放意识,有效满足了市民便捷、有序停放的需求。
长效管理让民生需求“实”下去
为防止“新空间再乱停”,方兴社区建立“城管值守+志愿宣传”管理体系。每日早晚高峰时间安排城管队员定点值守引导市民停放;社区志愿者不定期开展“文明规范停放”宣传活动。通过一系列举措,曾经压的绿化带重新种上了绿植,盲道恢复畅通,不仅路好走了,连地铁站周边的环境都清爽了。(本网记者 谢晴雨 通讯员 胡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