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石头可以查封吗?”近日,一起看似平常的租赁纠纷,却因申请人要求查封的“特殊财产”——几堆散落荒地的石头,让执行工作陷入了两难。价值难估、保管不易……这“硬骨头”,怎么“啃”?且看芜湖市繁昌区人民法院执行干警如何巧思破局。
2021年10月,俞某与夏某签下了一份为期5年的场地租赁合同,年租金8万元。然而,自2023年底起,夏某便开始拖欠租金。多次协商无果后,俞某于今年7月无奈将夏某诉至繁昌区法院,并心急如焚地提出了财产保全申请——要求查封夏某堆放在厂区附近的几堆石头。
第一时间接收案件保全材料后,执行干警却感到棘手。这次的保全申请,并非查封房产、车辆那么“常规”,而现场勘查的结果更是让人心头一紧:首先,价值几何?石头散落多处,大小不一,风吹日晒雨淋,如何精准评估其价值?是否真能覆盖8万欠租?万一查封价值远超欠款,对夏某不公;若不足额,俞某的权益又难保障;其次,存放管理难。
查封后的石头往哪放?堆在荒芜的厂区周边,谁来看守?万一被偷、被破坏,损失谁负责?保管成本可能比石头本身还高;最后,被申请人抵触。夏某坚决反对,并意图拉走石头,对抗情绪明显,局面一度僵持。
“这事儿,得坐下来好好谈!”执行干警深知机械地“一封了之”绝非上策,因此没有简单采取强制措施,而是秉持司法为民、平衡利益的理念,将双方当事人请到一起,将心比心,把困难、风险和法律后果掰开了、揉碎了讲清楚。
“俞老板,您的诉求我们理解,查封是为了保障权益,但石头特殊,管理不好可能得不偿失……”
“夏老板,您拖欠租金是事实,查封是法定程序,强行转移财产后果严重。不如想想如何妥善解决?”
执行干警深思熟虑,为双方提出解决方案——对诉请石头进行原地查封。如此,既满足申请人俞某要求控制财产的核心诉求,保障了其合法权益,也避免了高昂的搬运保管费用,同时最大限度减少了石头因移动或保管不善造成的价值损失风险,还打消了夏某担心财产被不当处置的顾虑。最终,双方达成共识,一同跟随干警来到现场进行清点、登记,在石头堆放区域周围拉起醒目的铁丝围栏,设置警示标志并贴封条。同时,明确由场地出租方俞某负责安排专人对查封区域进行看管,并告知其保管义务及法律责任,对夏某则严正警告不得以任何形式转移、隐匿、变卖、毁损被查封财产,否则将承担严厉法律后果。
随着最后一道封条贴牢,代表着这起特殊的“石头查封”保全工作,终于精准、高效、稳妥地完成。相关法律文书、财产清单当场制作、核对、确认。困扰双方的难题迎刃而解,这也为后续案件的顺利审理和执行打下了坚实基础。(俞夏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