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数百年前的“六尺巷”佳话,如今在池州市贵池区殷汇镇的征迁一线续写新篇。在236国道改道土地征迁工作中,该镇创新运用“六尺巷工作法”,通过“情理法”三步走策略,成功调处征地纠纷50余起,为重大项目建设提供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在土地征迁过程中,历史遗留的土地置换、代耕借耕等问题引发的纠纷时有发生,让原本和睦的乡邻关系变得剑拔弩张。面对僵局,该镇调解员邀请原村干部、老邻居重返土地现场核查实情,他们既讲“六尺巷”精神的谦和礼让,又算征地补偿的法律明细账,并以《民法典》明晰权责边界,最终让许多村民从“寸土必争”到“主动丈量”,用数十年的乡亲邻里情叩开了大家“心门”,促成了和解。
“我们不仅要讲法理,更要讲情理。”殷汇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全镇坚持“情理法”三步走策略,以“六尺巷工作法”巧妙化解矛盾纠纷。通过激活“法律明白人”和“政策宣讲员”队伍,讲好讲活“六尺巷”故事,引导群众遇事做“退一步”想。同时,凝聚老支书、妇女代表、网格员“微力量”,逐户摸清历史积怨建立台账,变“问题清单”为征迁“行动指南”。今年以来,已开展入户宣传20余次,走访摸排纠纷36件。
面对土地权属纠纷等“硬骨头”,该镇创新建立“村级初调、镇综治中心联调、法律顾问攻坚”三级联调机制,运用“查事实、讲法律、谈感情”工作法,实现了法理托底、情感搭桥的精准化解。截至目前,已成功调处征地纠纷50余起,有效保障了征迁工作顺利推进。
为营造和谐氛围,殷汇镇还将“主动谦让”“参与调解”等文明行为纳入“最美家庭”“身边好人”评选标准,并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视频号定期推送“调解小案例”,让“六尺巷”文化从历史走进烟火日常。如今,你谦我让、邻里互助已成为当地的新风尚。
从典故中汲取智慧,在现实中创新实践。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把“六尺巷工作法”推广到更多治理领域,让谦和礼让的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社会治理中持续焕发光彩。(吴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