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江山水画廊贯通歙县-千岛湖水上旅游线,景区全长约50公里,两岸徽派古民居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素有“东方多瑙河”之称的新安江穿行而过,一年四季,景色各异,泛舟其中,好似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位于新安江重要渡口深渡镇的歙县法院深渡法庭设立的4个“枫桥式”无讼服务点,就像颗颗“明珠”一样镶嵌在画廊中,发挥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最后一公里”的作用,提供司法便捷服务,推动纠纷就地化解,辖区内尊法崇法氛围浓厚,成讼案件逆势负增长,人民群众诉讼服务满意度保持全省前列,工作经验先后被《人民日报》《法治日报》等央媒报道,基层社会治理的显著成果如明珠般闪耀画廊。
前端重“调” 就地解纷减诉累
发函先调。创新纠纷函告制度,将诉至法庭的纠纷分区域函告各乡镇综治中心组织协商调解,2025年至今先行调解并履行完毕32件,履行金额50余万元,真正实现案结事了。
赴点现调。定期入驻服务点开展现场调解、审判,从案头到田间地头、房前屋后,从“坐堂问案”到上门解纷、巡回审判,实现“矛盾不出村、纠纷就地解”。
坚持简调。把握“能调尽调、难调协查”原则,甄别纠纷矛盾大小及难易程度,复杂疑难纠纷了解案情为主,避免久调不立,减少当事人对抗情绪,为后期案件审理把好“事实关”。
中端重“融” 多元化解显成效
融入各方力量。无讼服务点创设“平台+三员”,即综治中心平台、法官解纷指导员、村级网格员、人民调解员的多元解纷“百人团”。自服务点设立以来,参与解纷500余人次,共解纠纷近280余件,形成“百花齐放”解纷新格局。
融入科技力量。在每个无讼服务点设立“一线、一屏、一终端”云上法庭,配置高清智能摄像头,借助乡、镇政府电子显示屏,依托在线服务平台,在“法官忙、当事人忙、调解员忙”的“三忙”状态下消除距离隔阂,进行远程答疑、调解,不违农时、不误农事。
融入普法宣传。开展“送法进村居”“法治小说会”“法律小品”等活动,多方位提供教育指导,提高村民法律意识,减少纠纷司法程序。近期,法庭干警以辖区内山水画廊、阳产土楼等景区为主,为盛夏中的游客送上“消暑”套餐,发放宣传手册、便民法律手提袋等160余份。
后端重“形” 提炼经验巩成果
形成品牌。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无讼服务点为支点,打造“双线”网格(线下网格52个、线上网格群8个),形成“网事如枫”品牌,所有干警深入网格,努力做到“网格内大小事,化解如枫桥式”。
形成机制。将无讼服务点涵盖乡镇案件成讼情况定期通报,促进基层社会治理从化讼止争向少讼无讼转变,2025年以来13个村居成讼案件同比下降。
形成效应。除深渡法庭辖区外,其余6个乡镇同样设有无讼服务点,基本将司法服务触角延伸到全县各村居,推动更多司法力量下沉到基层,让新时代“枫桥经验”惠及更多的人民群众。(吴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