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谢晴雨 通讯员 唐翠平 罗海霞)8月18日,记者从池州市人民检察院获悉,该院近日成功化解了一起因合同诈骗引发的跨区域法律纠纷,以精准监督、高效履职为企业解决了燃眉之急。
“检察官,有不法分子冒充我们与外地一家公司签订运输合同,实施诈骗,被骗公司却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我们支付巨额运输费……”2025年5月22日,在池州市检察机关召开的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专项监督宣传座谈会上,A企业焦急地向检察机关反映道。
据了解,外地公司在察觉受骗后,向池州公安机关报警的同时也向其所在地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A企业支付运输费。尽管A企业已向法院说明此事涉及刑事犯罪,自己不应承担赔偿责任,希望中止民事诉讼,但未获采纳,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面临严重困扰。
接到企业反映的线索后,池州市检察院高度重视,迅速启动专项监督机制。一方面,要求案件属地的贵池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及时提前介入,引导公安机关侦查取证,还原事实真相。同时,着力查清涉案资金去向,加大追赃挽损力度,平等保护被侵害外地企业合法权益。经过细致核查,涉案人员的合同诈骗行为证据确凿,贵池区人民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
另一方面,针对A企业在民事诉讼中的被动处境,池州市检察院主动伸出援手,靠前服务,指导企业调取、收集相关材料并依据法律规定向受理民事案件的法院再次提出抗辩,清晰阐述案件涉及刑事犯罪的事实、A企业不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法律依据。最终,受理法院采纳了A企业的理由,外地公司也随之撤回起诉,该起困扰企业数月的法律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自涉企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专项监督开展以来,池州市检察机关积极作为,通过强化线索摸排、深化案件评查、加强部门协同等举措,切实为企业发展扫清障碍,筑牢营商环境司法保障防线。截至目前,已累计排查自2023年以来办理的各类涉企案件166件。同时,组织开展池州市涉企经济犯罪案件专项评查,针对评查中发现的问题,采取点对点通报方式,明确整改要求和时限,切实提升涉企案件办理质效。为形成工作合力,池州市检察机关常态化与法院、公安及行政执法等部门开展沟通会商,不断健全信息通报与线索移送机制,通过跨部门协同发力,共同维护公平公正的法治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