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人民检察院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为目标,以预防和治理未成年人犯罪为重点,2023年,在安成镇沿淮村设立“蓝·天使”驻村检察工作站,实现工作站覆盖区域连续两年保持未成年人犯罪率、受害率“双零”记录。2025年7月,淮南市检察院联合市民政局、市未保中心、淮南师范学院、淮南联合大学朝阳社工中心等单位或机构,以促推“六大保护”融通发力为支撑,启动第二届“淮检护蕾 童待花开”乡村法治夏令营,累计参与1000余人次,为农村未成年人筑起坚实的法治防线。
沉浸体验 种下法治信念
此次乡村法治夏令营为期4周,活动丰富多样,涵盖原创法治微电影欣赏、防性侵小课堂、《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宣传、《无尽的尽头》专项普法讲座进课堂、模拟法庭及检察开放日等法治活动。
7月15日,乡村法治夏令营开营仪式上,小朋友和家长们一起观看市检察院拍摄的原创微电影《归航》,影片讲述了两名留守未成年人卷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漩涡”,检察机关联合家长,共同帮助他(她)们回归正途的温情故事。观影结束后,家长们纷纷表示要增强法律意识,共同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遇到不舒服的触碰要勇敢说不!”在防性侵课堂上,淮南师范学院“淮小苗”志愿者通过动画、情景模拟,帮助孩子们认识隐私部位。“蓝·天使”巡讲团成员则运用趣味漫画,生动解析检察机关“四大职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亮点,让抽象法律变得亲切可感。
8月8日,法治夏令营迎来了孩子们最期待的环节——检察开放日。庄严肃穆的法庭内,未成年人涉电信网络诈骗的案件正在开庭审理。这是淮南市检察院结合当地较为集中的犯罪类型,精心设计的“预防就是保护”主题实践课堂。结营仪式上,每位小朋友都获得了淮南市检察院定制的“正义小超人”毕业证。
小手牵大手 普法入万家
法治的种子,更要向家庭、社会延伸,共同画好“六大保护”同心圆。淮南市检察院创新依托沿淮村“小村长”项目,让青少年志愿者们化身“普法小能手”。他们带着课后“作业”——向亲友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知识,将法治意识带回每个家庭。
网络保护一直是农村未成年人保护的短板,市检察院邀请中国移动淮南分公司工作人员们到村共同开展“‘检’护未来 ‘移’路同行”主题宣讲活动。活动结束后,青少年志愿者在社工带领下,走进村民家中,宣传防诈骗知识。同时,移动公司志愿者主动上门服务,为村民免费办理境外电话拦截业务,开通高频骚扰电话防护业务,降低电信网络诈骗风险。
爱心汇聚 共育成长之花
“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在乡村法治夏令营的背后,还有一群默默关心关爱孩子们的志愿者,他们用无数温暖的守护,陪伴孩子们走好成长的每一步。
淮南联合大学20余名“三下乡”志愿者,全程参与乡村法治夏令营,为小朋友们提供绘画、音乐、医学科普、普通话推广等课程,被小朋友们亲切地称为“联大哥哥”“联大姐姐”。夏天,正值淮河汛期,淮南市蓝天救援队通过现场演示,开展防溺水课程,筑牢生命防线。安徽省防灾减灾救灾协会救援队(淮南)也走进沿淮村,为小朋友们科普防烫伤知识。
淮南好人、非遗剪纸传承人杨同林也来到现场,与小朋友们分享自己的奋斗事迹,鼓励他们坚持乐观、自信、自强的人生态度,并带领他们学习非遗剪纸。淮南市济民医院还为孩子们量身定做了医学小科普课程。课程结束后,医生们为小朋友们测试视力,形成专属身体档案,并将存在视力问题的三名儿童信息及时反馈,叮嘱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的身体情况。
淮南市无人机协会的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无人机科普”活动。八一建军节当天,沿淮村老党员、退伍老兵走进夏令营课堂,向小朋友们讲述家乡沿淮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沉浸式的法治体验到“从孩子到家庭”的辐射宣传,再到社会各界的爱心注入,“淮检护蕾 童待花开”乡村法治夏令营,不仅是一场夏日的法治盛宴,更是在淮河风中种下的希望种子。当司法的微光照亮乡村孩童的心灵,当正义的种子在互动体验中生根,这片沃土必将收获一个更有希望的未来。(本网记者 谢晴雨 通讯员 杨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