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治必达情,达情必近人。“善意执行”是传统“善治”理念在人民法院执行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对执行工作在更高层次、更高标准、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方面提出的要求。近年来,宣城市宣州区人民法院秉持司法为民宗旨,通过适度、合理、必要的善意执行措施,在确保胜诉当事人债权实现的前提下,尽力减少对被执行人的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将司法的善意精准滴灌到具体而微的生活场景之中,谱写了一曲曲令当事人赞不绝口的新时代执行乐章。
情法并举有“温度”
“谢谢你们的理解和信任,我出院后就筹款还钱。”躺在医院病床上的被执行人马某诚恳地说道。
王某诉马某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在执行干警的多番调解下,于2024年9月达成分期履行的和解协议,然还款日期届满,马某仍未按期履行还款义务。执行干警遂再次电话联系马某,获悉其因胆囊炎目前在芜湖市某医院住院治疗,且经济拮据暂时无力偿还拖欠王某的借款。执行干警耐心向马某释明应履行借款偿还义务的相关法律规定,马某慢慢意识到并不能因自己生病而逃避履行义务,但表示住院期间确实筹不到钱,最快也只能2个月出院后才能筹款还钱。在核实马某的确在医院住院后,为缓解执行对马某带来的压力,执行干警积极联系申请人,向其说明马某的困难处境,希望其能宽限马某还款期限,最终申请人表示理解并同意等待马某出院后再偿还借款。执行干警的善意与申请人的等待与信任深深触动了马某,他表示出院后立即筹钱还款。2025年8月8日,马某出院后第二日,便第一时间来到法院偿还了拖欠王某的全部借款1.6万元。
恩威并施有“力度”
“我不是该案的被执行人,法官你们找错人了!”2025年8月14日,该院“执行110”收到申请人提供的线索,将被执行人李某拘传回法院的路上,李某拿出一份房屋租赁合同说道。
李某拖欠某旅游公司租金2.8万元的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李某一直拒接电话又经常不在其经营场所,此次该院将出现在经营场所的李某成功拘传后,然其却表示其并非被执行人。对于李某的异议,执行干警立即接过李某手上的合同进行查看,发现与申请人签订合同的确非李某,而是李某的前妻,执行干警判断其中必有蹊跷。后经将该份合同与案件所涉合同信息进行仔细核对,果不出所料案涉合同所载明的房租支付时间为2023年7月-2024年6月,然而李某提供的合同房租支付时间则为2025年度。李某妄图以两份不同年份合同的签订人不同而逃脱履行义务的企图,在执行干警的“火眼金睛”下被彻底击破。“李某你不仅拒不履行生效判决所确定的义务,还企图用合同欺骗我们,如你再不履行义务将对其采取司法拘留措施。”执行干警严厉地训诫道。李某立即慌了神,急忙联系其前妻送来了1万元,并表示租的那间门面小本生意经营惨淡,请求给予其1天时间筹措剩余的1.8万元款项。面对双方当事人两难的局面,执行干警再次将强制措施作为后盾,将沟通、引导、共情作为首选,最终促成申请人在理解的基础上同意李某次日履行剩余房租给付义务。翌日下午,李某如约送来了剩余1.8万元。“谢谢法官给我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我这次肯定说到做到。”款项交付现场,李某感激地说道。
释法明理有“效度”
“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请求撤销对案件的强制执行。”一起抚养费纠纷案件调解现场,申请人的父亲龚某羞愧地说道。
2025年6月,龚小某向法院申请对余某欠付的3个月抚养费(每个月800元)进行强制执行,然而申请的金额仅为应付抚养费金额的一半。执行干警疑惑地拨通龚某电话和其确认金额是否有误,却收到龚某申请撤回对被执行人余某微信、支付宝冻结的申请,执行干警问其原因,其支支吾吾未道明缘由。面对这一有违常理的情况,执行干警决定深入进行调查。经向被执行人详细了解,原来在龚某与余某在婚姻存续期间,龚某曾刷了余某信用卡4万余元,目前余某独自承担信用卡偿还义务,且龚某经常以无钱吃饭、无力支付孩子学费为由多次私下向余某讨要钱款,余某表示其早已履行了相关抚养义务,并向执行干警出示了多笔转账记录等证据。面对龚某的不诚实行为,执行干警耐心地向其释法明理并进行训诫,最终龚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撤销对该案的强制执行,执行干警依法裁定终结案件执行程序。
从对生病被执行人的理解等待到对规避执行的“老赖”的教育规劝,再到对法律意识淡薄申请人的释法明理,当事人因感受到这份庄严中的温度而回报以更深沉的信任,最终转化为主动履行义务的内在动力。执行工作归根结底是做“人”的工作,这是宣州法院的执行干警们的工作信条,他们将法律权威与人文关怀有机融合,采取“一案一策”精准执行的方式,在兑现胜诉权益的同时,守护了万家灯火,传递着司法温暖与人文关怀。(章诚仪 王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