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消费者买到假冒伪劣商品都会理直气壮地讨个说法,而当遇上看似“非典型”的纠纷时,就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事实上,《民法典》新增的电子合同、试用体验消费等规则,为解决此类纠 ...
见义勇为,是指个人不顾自身安危通过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或者抢险、救灾、救人等方式保护国家、集体的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的一种行为。见义勇为自古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彰 ...
独生子女一般是不可以继承父母全部遗产的。因为法定继承中,第一顺位不仅包括子女,还包括被继承人的配偶、父母。若被继承人立有遗嘱的,还需要先进行遗嘱继承。
李某是某街道公职人员,2018年10月,为达到个人带薪病休目的,在医院检查时,采取替换检验样本的手段伪造检验证明,向单位提交了伪造的医院证明材料,谎称其罹患乙类传染病,骗取了单位的 ...
近日,铜陵市铜官区人民法院受理一起学生在校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侵权案件,法院判决王某及其监护人赔偿损失13960.98元,保险公司赔偿损失9307.32元。 2021年12月,铜陵市某小学课间休息时...
2022年6月28日,黄某、张某两人在林某经营的餐馆就餐,黄某、张某因觉得餐费太贵,商量饭后不结账就开溜,于是饭后未结账即偷偷离开。林某发现后沿路追赶并拨打110报警,黄某在逃跑过程中 ...
60周岁属不属于劳动者?在岗猝死算不算工伤?劳动关系中因工伤亡与劳务关系中的因工伤亡,分别如何维权?
医院就诊、看病买药,有了医保卡,不仅更方便,而且也大大减轻了患者的医疗负担。那么,使用医保卡套现违法吗?可以用自己的医保卡给家人开药吗?把医保卡借给别人需要承担责任吗?针对这 ...
现实中,职工在上下班途中遭遇自身负主要责任、交管部门不能作出责任认定、用人单位一口否认等交通事故的现象并非个别。那么,他们构成工伤吗?
2022年7月,原告赵某为让两个孩子至某小学上学,通过案外人张某介绍认识被告韦某,委托韦某帮其托人“找关系”办理入学手续,并通过微信转账22000元给韦某。直到2022年11月,韦某告知赵某 ...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医院多个医生涉嫌伪造学术论文、篡改研究数据、项目申请书抄袭等恶劣事件被通报批评,一时间该新闻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讨论。近年来,“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究其 ...
2023年春节长假期间掀起了一波出行高潮。有人问:如果职工在往返老家途中出车祸,是否可以算工伤?所谓工伤,顾名思义是“因工负伤”。如果职工从家里出发外出探亲或旅行,或者从探亲旅行 ...
面对非因工受伤员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拒绝支付工资、拒不履行办理退休或退职手续等协助义务吗?现实中,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
当被执行人丧失履行能力、无财产可供执行或不具备执行条件时,作为申请执行人一定不能轻言放弃,在以下4种情况下可以通过追加其他被执行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胜诉后的合法权益。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在小区里、微信朋友圈中看到“重金悬赏”的广告。悬赏,顾名思义就是用出钱奖赏的方式,公开征求别人帮助做某件事情。然而有个别悬赏人在找回遗失物后会以各种理由拒 ...
近日,宁国市法院成功审结了一起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件。
用人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往往会涉及处理员工个人信息。其间,不时有是否侵权的争执。其实,用人单位在三种情形下并不构成侵权。
刘某与王某经人介绍相识,熟悉之后有了结婚的意向,遂通过双方父母安排结婚事宜。双方父母经协商,按照当地习俗,刘某父母一方先后向王某支付了彩礼。后刘某与王某二人举办了婚礼,并办理 ...
岁末年初,不少劳动者开始谋划新一年的工作,招聘网站浏览量也开始增多。“‘保障就业’‘高薪就业’的承诺可信吗?”“工资没发,先交了一堆‘工杂费’。”“招聘广告上的工资数额与实发 ...
夫妻离婚后,在法律上不再有任何关系,唯一的连接点就是无辜的孩子,受伤害最深的往往也是孩子。如何护航孩子的健康成长,《民法典》等法律提出了具体要求。然而现实中,一些离婚父母在养 ...
近年来,外卖送餐员因负荷过重发生意外的事件频频冲上热搜,而“外卖业”作为一种新业态,在劳动、劳务关系等的认定上有别于传统行业,送餐员发生意外后的赔偿问题也常常成为人们热议的焦 ...
岁末年初,用人单位出于各种目的往往会举办年会。那么,其间遭遇车祸、不慎摔倒、醉酒身亡是否构成工伤呢?
就“如何才能在单位站稳脚跟?”这一问题,许多员工往往都把“听话”作为首选。岂知,如果无底线地“听话”只会害了自己,甚至被追究刑事责任。
实施30年,继2005年、2018年两次修改之后,《妇女权益保障法》于2022年10月再次完成一次大修,并于今年1月1日起实施。经过此次修订,该法由过去的9章61条增至10章86条。